【看啥小魚可以吃】水產養殖新寵兒:海鱺 | 環境資訊中心

【看啥小魚可以吃】水產養殖新寵兒:海鱺

2011年06月17日
作者:蔡南益(黑潮海洋文化教育基金會資深志工)

※ 編按:海鱺,俗稱海鱺仔、黑魽,屬鱸亞目,海鱺科的魚類,全世界僅一屬一種,其分佈範圍廣泛,凡溫暖海域皆可見其蹤跡,而其養殖容易,肉質鮮美,頗受市場 歡迎,主要養殖區域集中在澎湖、屏東沿海,然海上箱網養殖成本、技術門檻高,許多漁民負荷不了,仍以傳統抽取地下水的方式飼養,地層下陷問題日趨嚴重;而 因應市場需求大量飼養海鱺,也造成海域污染。身在消費端的我們,在大啖海鱺肉時,是否也該估算一下滿足口腹之慾的背後,耗費了多少環境成本呢?

提著裝著飼料的水桶,伯仲穩健地走在魚塭狹窄的水泥堤上,準備開始下午的餵魚工作。戴著膠框眼鏡留金色捲髮的他是位七年級生,回枋寮家中養魚已經兩年,去年三月起放棄原本的午仔魚(馬鮁魚),改養起海鱺。

成長迅速價格高  養殖業新寵

「海 鱺甘那豬,吃(飼)料兇,長得很快!」伯仲指著水中兇猛地搶食餌料的海鱺魚群笑著說。才短短四個月,去年七月起伯仲的魚已經開始賣給各地的餐廳業者,他說 長得這麼快的魚養起來很有成就感。海鱺的確長得很快!牠的餌料轉換係數(換肉率)最高可達1.1,意思是說吃1.1公斤的餌料可以長1公斤的肉。由於生長 快速,病蟲害少加上價格高檔的優點,自民國83年人工催熟技術成功之後,海鱺迅速成為台灣養殖業的新寵。

在人工養殖開始之前,市場上的海鱺 全部來自漁船捕撈。海鱺是日行性的洄游魚類,除了太平洋東岸之外,廣泛分布於世界上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在台灣各海域皆可捕獲,但以東部海域產量最高。盛 產季節為每年的3~5月,一般常見的捕撈方式有底拖網,流刺網、一支釣及延繩釣。海鱺幼魚的外型及習性都酷似印魚,常隨著大型的鯊魚或魟魚游動,並以大魚 的食物碎屑為食,隨著體型增長才逐漸轉為掠食性,以小魚及甲殼類為食。海鱺最大體長可達兩公尺,體重達68公斤,但一般餐廳常見的體型約莫在一公斤上下。 海鱺為白肉,高蛋白且富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具降低膽固醇的功效,肉質非常適合清蒸或是煮湯,生魚片亦為相當常見的料理方式。雖然海鱺的名字耳熟能詳,但 由於單價高且體型大,在傳統市場很難見到,頂多在超級市場偶而可以見到料理好的生魚片,大多時候要在餐廳、海產店或者是喜宴上才能見到牠的蹤影。

傳統養殖: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

台 灣目前海鱺養殖以海上箱網為大宗,主要區域集中在澎湖及屏東西南沿海,但在枋寮、佳冬、林邊及東港等鄉鎮有許多漁民仍然採用傳統的魚塭養殖法,這與此地區 悠久的陸上養殖歷史有關。漁民利用原有的魚塭、設備即可投入海鱺養殖。雖然海鱺是海水魚,沿海的魚塭都是直接抽取海水養殖,但是為了調節池水的鹽度,依然 需要抽取地下水,而屏東西南這幾個鄉鎮長年以來抽取地下水供陸上養殖的結果,就是地層逐年的下陷,在林邊、佳冬的低窪地區早已是逢雨必淹。相信大家還沒淡 忘前幾年造成嚴重災情的八八水災,伯仲也是受災戶之一。伯仲的魚塭位在枋寮鄉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大庄村,也是八八水災時枋寮唯一淹水的區域。 

「看著大水衝過來,面前的魚塭一個一個被淹過去時,我腦袋一片空白,真的會害怕!」那天洪水來時伯仲人正好在巡魚塭,回想起當時的景象他眼中仍透出恐懼。

海上箱網養殖:成本、技術門檻高

海 上箱網直接將海鱺圈養在海中,所以不會有地層下陷的問題,但是箱網養殖成本昂貴,且技術門檻高,不是一般漁民能負擔得起。而且在箱網養殖大本營的澎湖,箱 網下方所沉積的殘留物已經對當地海域帶來汙染。為此,澎湖縣政府開始採取總量管制,限制海鱺年產量不得超過2000公噸,以防止海域汙染惡化。

事情似乎總是難以兩全其美。

利益與代價的兩難

「假 設有兩種生活,一種收入高,但是每天早晚都要養魚,沒有假日,生活很無聊,另一種收入較低,但是有固定休假,生活可以比較有變化,你會怎麼選?」自從回家 養魚開始,伯仲說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關於利益與代價該如何取捨。或許你下次夾起一片海鱺生魚片時,也可以思考一下,一口生魚片的價值不只有金錢,還有 養殖過程中看不見的環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