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線鐵路高架化 網友批「新柏林圍牆」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花東線鐵路高架化 網友批「新柏林圍牆」

2013年03月20日
摘錄自2013年3月19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花蓮縣優美的東部平原景觀出現一條水泥巨龍,橫斷了原先可遍覽海岸山脈、中央山脈一貫的平原景觀,有網友批說花蓮出現了「新柏林圍牆」!

水泥巨龍 壽豐山水切兩半

交通部鐵路改建工程局在花蓮進行花東線鐵路整體服務效能提升計畫,在壽豐站前後約4公里的路線施作高架化工程,在原先鐵路旁築起U型擋牆堆高路堤。由於高約一層樓的水泥圍牆,沿省道台九線壽豐鄉中山路段旁興建,民眾開車或騎車行經此處,發現過去可直接遍覽海岸山脈、中央山脈的景觀全部被水泥圍牆遮住。

民眾把景觀被擋土牆遮住的相片貼到BBS網站上,引來許多網友批評,認為鐵改局的工程太差勁、醜陋,「怎麼搞成這樣啊!為什麼台灣的工程永遠沒有和大自然互動的觀念,真的讓人好心痛」、「這道水泥牆才真的是一道菜刀割進美麗的東岸」、「這算國境邊界嗎?還是萬里長城?」甚至有網友質疑是否因「土堤的高架比做橋墩式高架便宜很多」。

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劉俊秀質疑:「怎麼21世紀還在用18世紀的施工方式呢?」他解釋,40多年前西部在設計第一條高速公路時,因技術關係使用堆高路堤的方式構築,但缺點就是路堤切斷兩邊的動線,加上路堤下方的空間無法使用,所以二高或高鐵設計時,因技術進步加上成本下降,都使用新橋樑工法施工。兩者成本、施工速度其實差不了多少,但橋樑工法的施作機具須更新,堆高路堤則是使用傳統營建機具就可以施工。

鐵改局︰將美化並開設箱涵

鐵改局在壽豐鄉的高架工程,在壽豐、共和段築起高牆,最高處達7米,嚴重破壞視覺景觀,更阻礙鐵路東西側動線問題,去年底在地方上還引起民眾不滿,當時鄉長張懷文還向下鄉開會的交通部官員陳情抗議,她說,土堤圍牆把壽豐切一半,影響到南、北兩地的發展。但鐵改局仍不為所動,工程繼續進行。

鐵改局指出,為改善當地地勢低窪容易淹水問題,壽豐站主體建築架高,鐵軌也跟著架高,因此才會修築高7公尺到0.5公尺不等高度的水泥擋土牆,內用土石夯實後成為路基,上方搭建鐵軌,工程起點為壽豐站北側里程15公里處,終點為壽豐站南側里程19.6公里處。

至於民眾痛批嚴重衝擊景觀的部分,鐵改局說,考量在既有的經費下,除車站區或住宅區會以高架方式,其餘路段則多以路堤擋牆為主,未來牆面會以藝術化手法及景觀植栽方式美化;且路堤擋牆會在適當地點設置寬2公尺以上的箱涵,供日後地方計畫道路連通,也提供視覺上的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