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小傳:石斑保育夠了嗎? | 環境資訊中心
選讀國家地理

大魚小傳:石斑保育夠了嗎?

2014年08月13日
作者:Jennifer S. Holland;攝影:David Doubilet & Jennifer Hayes

導讀人:邵廣昭(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

本期《國家地理》雜誌〈大魚小傳〉文中介紹的「伊氏石斑魚」是所有硬骨魚類家族中體型最大,體重最重的魚類之一。不幸的是只要體型大、壽命長、成熟年齡晚、繁殖率低、族群恢復力慢、肉質鮮美、經濟價值高的魚種,也最容易遭到人類的過度捕撈,成為瀕危的物種。巨型石斑魚自然也不例外。

伊氏石斑魚群居性強、喜歡互相碰觸,牠們很少單獨出現,而且社交行為似乎不受性別影響。科學家最近發現,某些伊氏石斑魚是「雌性先熟雌雄同體」,意思是牠們出生時是雌性,但後來就變成雄性。科學家還不清楚牠們為何會如此演化。攝影:David Doubilet & Jennifer Hayes;圖片提供:《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8月號

幸好,1990年代起美國及加勒比海周邊國家便開始將其入瀕危的保育魚類,禁止捕撈,這20年內已逐漸恢復到以往的資源量。然這豐厚的資源也再度引起有心人的覬覦,紛紛要求政府開放捕獵。保育人士則擔心一旦失去法律保護,資源量勢必再度下滑。開放獵捕或予以保育,類似的爭議在全球各地不斷地發生。

其實大型魚類的價值絕非只在食用,若以潛水生態旅遊的方式去利用,反而能為當地帶來更多的收益,達到雙贏及永續利用的目的。

在台灣,我們有更大的「鞍帶石斑(龍膽石斑)」,也是台灣石斑魚養殖的主力魚種。發展養殖固然可以減少獵捕野生石斑魚的壓力,但由於民眾喜食野味的心理,野生石斑魚持續遭到濫捕,至今沒有任何的保育措施,野生石斑魚的種類及數量可說是每下愈況。

如何保護石斑魚群與環境?拒吃野生石斑魚,同時也盡量選擇以植物性蛋白為餌料的養殖魚種。


美國佛羅里達州西南部外海,海面下30公尺處,一記轟隆巨響在海中迴盪。接著又是一響,彷如遠方的煙火爆炸。這聲音來自一艘沉船的殘骸。沉船裂開的船腹中,擠了十幾隻體型碩大而且音量驚人的魚。

是大西洋伊氏石斑魚。牠們會聚集在船隻殘骸和珊瑚礁附近覓食與社交。這種魚重可達360公斤、長近3公尺,特徵是下顎突出、魚鰭宛如巨大的棕櫚葉,身上滿是土色與綠色的斑點。有生物侵入牠們的地盤時,牠們就會收縮魚鰾(牠們體內輔助調節沉浮的氣囊),用巨響宣告自己的存在。轟、轟、轟!

這年頭談起伊氏石斑魚,聲音最大的卻是人類。大西洋伊氏石斑魚原本數量眾多、分布廣泛,數以萬計地生活在美國南方、加勒比海和巴西水域。但由於多年來遭人類用魚叉和魚鉤大量捕撈,伊氏石斑魚的數量下滑到低點,究竟有多低不得而知,但可能還不到1000尾。如今佛羅里達一帶的魚群數量已在回升,漁人、生物學家和地方官員又吵了起來,爭論這種大魚是否已經恢復到足夠的數量,可以不再受到禁止使用魚叉與釣線捕捉牠們的法令保護。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克里斯・科尼格已經捕了好幾十年的伊氏石斑魚,但卻不是為了把牠們變成魚排或戰利品。在幾位強壯的助手協助下,他捕捉伊氏石斑魚、奮力將牠們拖上小船進行測量,取下一個軟骨鰭條進行DNA和年齡檢測,採集胃部內容物以研究牠們的飲食,並檢查生殖器官,看看是否有產卵的跡象。被科學家放回海中之前,每條魚在皮下都被植入一塊標籤。透過追蹤這些捉放過的魚,科尼格累積了有關牠們何時在何地出沒的資料,以及每一條魚的健康狀況。他的妻子兼同事菲莉西亞・科曼協助他處理這些龐大的資料,兩人希望能弄清楚Epinephelus itajara這個魚種的現況。

一群小魚圍繞著一條準備與附近的雄魚一起產卵的伊氏石斑魚雌魚。一切就緒後,牠會在靠近水面的地方釋出數以千計的卵,雄魚則緊接著釋出一片雲霧狀的精子。這時小魚會盡可能大啖魚卵,直到海流將魚卵沖散。攝影:David Doubilet & Jennifer Hayes;圖片提供:《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14年8月號

「我們以前成天都在射伊氏石斑魚,」86歲的法蘭克・漢默特說,他20幾歲時,魚叉槍幾乎從不離手。「在棕櫚灘,你可以看到牠們棲息在30公尺深處的海底。礁石上全是。光是一個地點就可能有上百隻伊氏石斑魚,有時甚至形成一面牆,那種景象一輩子也忘不了!我會射殺一兩條魚,1公斤賣16美分。我這樣做了至少有15年。」

有一段時間,伊氏石斑魚的商業魅力僅限於地方上──伊氏石斑魚配黑豆和米飯是佛羅里達群島的一道佳餚。但當其他魚群的數量在1980年代早期下滑時,伊氏石斑魚開始出現在各地的菜單上。同時牠們也是休閒釣客的最愛,釣客很喜歡與這些巨物搏鬥並制伏牠們。有成千上萬的伊氏石斑魚被當成戰利品殺害。這種魚長壽且較晚達到性成熟,繁殖速度根本禁不起這樣的大屠殺。牠們徘徊在絕種邊緣。

但牠們並未殞落。1990年,伊氏石斑魚被列為瀕危物種,在美國東南方海域受到法令保護。從那時起,牠們的數量就緩緩回升,並且吸引了潛水人士,他們很愛跟這些沒有威脅性的龐然大魚共游。復原情形最好的地區在佛羅里達西南外海──這裡增加的魚群數量可能多達好幾千隻,因為在那裡,幼魚賴以生存的紅樹林依舊茂密。

就像許多保育議題一樣,有關伊氏石斑魚的議題也有兩派說法。由於伊氏石斑魚在大部分活動範圍仍被視為嚴重瀕危物種,因此根據法令,佛羅里達的伊氏石斑魚仍然是碰不得的。「政治天平太偏向保育那一方了,你連摸一下、看一眼這個魚都不行,」基威斯特的市議員湯尼・亞尼茲說。「抓了一條伊氏石斑魚被逮到,比持有幾包大麻被逮到還糟糕。」

※ 2014年3月起,本站與《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合作,推出「導讀國家地理」專欄,期待透過《國家地理》觀照全球的視野以及其活潑、生動的科學報導,讓您更瞭解全球環境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