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來的大塊頭─ ─花狹口蛙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外地來的大塊頭─ ─花狹口蛙

2013年06月18日
作者:李鍾旻

逢梅雨季節,高雄都會公園裡偶爾可聽見音調低沉,彷彿牛叫般的「哞~」鳴叫聲。那聲音來源並不是真的牛,而是一種鮮豔的青蛙正值繁殖季,牠的名字叫作花狹口蛙。

花狹口蛙。(本圖片屬公有領域,符合CC授權,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ChubbyFrog_02.jpg,圖片作者:Alfeus Liman。)

花狹口蛙又名亞洲錦蛙,是台灣地區的外來種。花狹口蛙原產地為中國南部,以及泰國、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台灣最初約於1997~1998年發現,首次現身地方為高雄縣林園鄉與鳳山水庫一帶,目前則主要分佈在台灣南部的台南與高屏地區,其他縣市並未發現其蹤跡。

嘴巴小 塊頭大

有關此蛙類族群之所以擴散到台灣的確切原因,其事實並不明。一說可能是因人為棄養而在野外繁衍,這是由於國內偶有寵物店自外國進口花狹口蛙,藉販售其活體營利,故野外個體有可能來自於棄養或脫逃的寵物蛙;此外因曾有研究者觀察到花狹口蛙能藏匿在樹皮中,因此也有人推測其最初可能為少數個體隨進口的木材或貨櫃從高雄港登陸,而後在高雄一帶定居並漸向鄰近縣市擴散。

分類上,花狹口蛙屬兩生綱無尾目狹口蛙科。花狹口蛙的外表近似三角形,口部細小,背側呈土黃色並具有三角形的深褐色斑塊,足部趾端具有吸盤。因紋路醒目、對比明顯,甚至曾被民眾誤認為看到了蟒蛇的頭部。而牠們體型與同科種類間的差距,亦為一大特色。許多狹口蛙科的蛙類,體長多半僅有2~3公分,相當嬌小;然而花狹口蛙成體全長則有6~8公分,體形較台灣所產的狹口蛙科原生種大了至少兩倍。

花狹口蛙屬夜行性,棲地廣泛,草地、森林中之潮濕處都能為其所利用;牠們常躲藏在自己於地面上所挖掘的洞中,或者藏匿在樹洞、石頭等掩蔽物下;並以小型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鼓鼓身體 嚇跑敵人

已知牠們在台灣所遭遇的爬蟲類天敵極少。花狹口蛙的皮膚能分泌乳白色的毒液,若遭遇危險也能吸氣使身體如「吹氣球」般膨脹以嚇退敵人,脹起的身軀估計約原有外表的1.5倍大。因為具有這些對付外侮的手段,所以除了其原產地與台灣均有分布的眼鏡蛇能捕食牠們外,許多台灣常見蛇類皆拿牠們沒轍。

身體鼓的大大的花狹口蛙,圖片來源:http://www.flickr.com/photos/berniedup/8681015358/,圖片作者:Bernard DUPONT,本圖片符合CC授權使用。

雖然目前我們對有關花狹口蛙對台灣生態的影響所知甚少,但因花狹口蛙發育快、在台灣環境缺乏天敵,很有可能與原生的種類競爭,改變原有的食物鏈。而除了花狹口蛙,目前台灣已知的外來種蛙類尚包括牛蛙、海蛙,以及斑腿樹蛙等種類。

已多年立足台灣,聲名狼藉的牛蛙,大約是在60年代由人為引進;海蛙、斑腿樹蛙分別是在2005、2006年時為人所發現。如今一些熱帶地區的兩棲類常被以觀賞的目的引進台灣,若遭隨意棄養,便可能使之在野外立足。若是如此,幾年後恐怕又陸續會有新記錄的外來種蛙類名列本土,這是民眾欲飼養寵物前須冷靜思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