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來入侵種從植物到水產,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可以說是不勝枚舉。2011年初,有消息指出新店安坑山區近年來住著一群外來的不速之客,於是我們整裝出發,準備前往一探究竟。
尋龍之夜
那一晚,天空有一點點小雨,帶著一雙雨鞋,一枝杆子,一支手電筒,沒有太多的裝備,跟著一群夥伴來到新店山區的野溪旁,順著河道向下,我們手電筒的光在河道間四射,仔細找尋樹上與草叢間翠綠的身影。
要抓這些綠色怪客並非容易的事,白天訪查時發現他們會趴在河道旁的石頭上曬太陽,一旦有風吹草動便一溜煙鑽進石縫中或往樹上衝,晚上睡覺的綠水龍是最容易捕捉的時間。趁著他們正在好眠的時候悄悄靠近,從河道下方往樹上搜索,尋找著枝條上漏餡的綠肚子。但生性警戒的綠水龍也不是省油的燈,若不小心驚醒後,會和攀木蜥蜴一樣抱著樹幹跟你玩轉圈圈躲貓貓的絕招。
他們睡覺的位置也多半位於溪流正上方的高枝上,一位好友阿傑大膽爬上離地約3公尺的高處想要把一隻成體公水龍逮個正著,只見這隻公水龍繼續上爬,然而身手矯健的阿傑把牠逼到的絕路。俗話說得好,「人急跳梁,狗急跳牆」,看來少了一句「龍急跳江」。
突然公水龍縱身躍起,從樹枝頂端看準後跳入溪澗中,這個瞬間讓我想起了動物星球頻道裡面中美洲芒腹冠蜥逃避掠食者追捕時,跳入水中在水面上狂奔的經典畫面。然而,這隻公水龍跳進了一個淺潭,擺動著酷斯拉的尾巴潛入了水中石縫,透著溪流的水澗露出一絲綠光。
說是遲那是快,我身後「噗通」一個聲音,阿傑已跳入水中,5秒後,一個溼透的人抓著一隻面帶凶光的水龍從潭中走了出來。但這僅僅是尋龍其中一晚的一個片段,2個多月期間,累積了近2百多隻大大小小的個體,卻也不免讓人擔憂,這樣的綠水龍族群會不會重蹈下一個外來入侵種——沙氏變色蜥的案例。
綠色怪客
說到這,到底這綠色怪客是何方神聖,且讓我們來認識一下。聽到綠水龍
(Physignathus cocincinus Cuvier, 1829)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會很難想像他們長得什麼樣子。這種隸屬於舊大陸鬣蜥科(Agamidae)的中大型的蜥蜴。爬樹能力一流,雄蜥體形比雌蜥強壯很多,成體雄蜥鱗鬣發達,連尾長最大可近90幾公分,雌蜥僅約60公分左右,尾巴長度可達體長的2倍有餘。
而又有亞洲水龍(Chinese water dragon)之稱綠水龍,其主要分佈於泰國、柬埔寨、越南與中國部分區域。這種半水棲的蜥蜴從前在寵物市場上因價格低廉且成體形態就像一隻小恐龍而成為許多玩家爭相飼養的對象。但因為生性警戒,容易四處衝撞造成吻端受傷甚至見骨,後來轉而被價格更低且吃素的綠鬣蜥所取代,而這次的綠水龍事件經研判很有可能就是人為故意放生或業者整批棄養造成。若姑且先不論是否為有心商人想坐享其成抓取野外繁殖個體去販售,這種不當的棄養行為,已讓台灣的原生物種飽受折磨。
以口碎石!
綠水龍的幼體十分可愛,大大的頭和水汪汪大眼,就如同小攀蜥放大版,綠褐色的身體趴在草叢間,提供了絕佳的保護色。水龍幼體以小蟲為食,成體後只要大小能夠入口的通通成為菜單上的選項,果實、蝸牛、青蛙、蜥蜴及小型哺乳類都是其食物來源。綠水龍習性會挖洞產卵,不少當地農民也抱怨農地被挖的一個坑一個坑,有力的咬合力更是不容小覷,個體緊張時會張嘴威嚇,曾發生捕捉成體公水龍時,水龍扭動身軀張嘴開咬,一旁的石頭被咬下了一角,驚訝之餘也無奈若台灣的原生動物入了這張大嘴,大概也劫數難逃。
飼養外來種 請三思
綠色的動物,好像一直以來都很受到大眾喜愛,從巴西龜到綠水龍再到綠鬣蜥,甚至是近期傳出幾年前遠從嘉義來到北部四崁水的諸羅樹蛙,也同樣是人為放生的結果。不當的寵物飼養與管理,讓這些外來物種有機可乘。就目前的狀況來看,綠水龍的族群確實下降很多,近日在前往探查也只剩少量個體,可望能夠完全移除。而在最後還是強烈建議寵物飼主,在飼養這種壽命可達十多年的綠水龍前,能三思而後行,台灣的兩爬外來入侵種已經不少,因此希望台灣原生動物們能順利躲過這場綠色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