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古城、鐘聲:西西里尋聲記(上) | 環境資訊中心
搶救寂靜

月夜、古城、鐘聲:西西里尋聲記(上)

2013年11月06日
作者:范欽慧

※編按:除了已知的鯨豚會以聲音溝通,許多魚類、甚至珊瑚礁也會發出聲音,吸引幼魚居住,海底世界充滿許多聲音,但居於陸地上的我們卻無從得知。鯨豚死亡與聲納的關係為何?這些聲音中,是否隱藏著一些謎題的線索?於是,這趟搶救寂靜的旅行足跡到了義大利西西里島,參加海下動物聲學研討會,一解心中疑惑,同時也讓我們藉由文字,看見/聽見那座遠方的古城中醞釀的種種。

為了探尋海下聲音之謎,范欽慧遠赴義大利西西里,參加海底動物聲學研討會,展開了與古城邂逅的聲音探尋之旅。攝影:范欽慧。車子摸黑開上山,海拔750公尺的古城在月光薄霧中隱隱浮現。這車上除了我、義大利的司機,還有一位荷蘭學者Sander﹙A.M. von Benda-Beckmann﹚,他是一位專門研究聲納的學者,也是我在機場認識的第一位科學家,我們都落了單,在等候接送的漫長過程中成了朋友。

Sander雖然人高馬大,但氣質非常溫文儒雅。聽他談起聲納,我立刻想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的賴威任曾播放一段不名的海底錄音,我懷疑那是種聲納的聲音。

鯨豚之死

好幾年前,我曾追蹤一則新聞,當時台東成功擱淺了9隻短肢領航鯨。我回想起之前「自然」期刊上讀到的一則報導:西班牙海軍在加那利群島(CANARY IS.)進行軍事演習,造成14隻鯨魚擱淺死亡。我不禁懷疑,軍方演習,是否與那次台灣大量鯨魚擱淺事件有關?

後來,在英文報紙上,又讀到一則關於台灣海軍購買了兩套美製的低頻聲納系統(LFAS-Low-Frequency Active Sonar),用來加強海軍反潛艇偵測的新聞。我心中充滿憂慮,而軍方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向我透露實情。因此這件事始終沒有答案。但聲納對海洋的影響,卻是全世界的海底聲學家都在討論的課題,也是Sander研究的重點。

聽到我如此關心LFAS對海洋環境的影響,Sander終於明白我為什麼千里迢迢來此取經。他要我把聲音寄給他鑑定,因為這正是他研究的主題之一。Sander目前在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Netherlands Organization for Applied Scientific Research,簡稱TNO)工作。這個組織接受政府與非營利性單位的研究計畫,有點像是台灣的工研院,致力於發展產業和社會福祉的各項創新任務,而Sander研究的出資者主要是軍方,這種兼具國防與環境研究的工作內容,在西方已是非常普遍的主題。

不過,讓我印象深刻的,則是Sander的家世背景。原來他的父母都是荷蘭著名的人類學家,Sander小時候曾經在印尼小島上住過,多元文化的接觸,讓他在同年紀的孩子中顯得分外早熟。而他原是一位天文物理學家,後來才轉為研究海洋物理與聲學;同時,他也是位才華洋溢的爵士鋼琴手。這一點,是我後來才發現的。

古城中的知識之聲

西西里古老的街道石板路面。攝影:范欽慧我跟Sander一路暢談,當車內顛簸停頓下來,我推開車門,立刻被夜色中的寂靜氛圍籠罩。行李輪子跟傳說中的數百年卵石路面產生共震,在起伏的節奏中,我意識到自己離家真的很遠了。我想起了嚴宏洋教授跟我說的:「別忘了欣賞沿途的風景,那裡真的美得不得了。」但是當我到達時,天已經全黑,西西里長什麼模樣我還搞不清楚,只記得海關有一隻大狼狗,老是追嗅著旅客的行李箱。我想起來了,我來到的可是舉世聞名的黑手黨老家。

促成我展開這趟旅程的嚴宏洋教授,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海洋生物學家,專長是魚類神經與感官研究,他是全世界第一個量測出魚類腦波的學者。我因為採訪與他結識。他知道我關注環境聲音,6月時我收到他的信,告知在10月將在西西里島舉辦關於海底動物聲學的研討會,他受邀演講。他描述了那個19年前曾去過的地方:「妳一定會愛上那裡,Erice是保存非常好的中世紀古城,更重要的,妳將認識全世界最重要的海底動物聲學研究者。」這番說詞讓我極為心動,就這樣,我努力讓這個迷人的古城,成為我搶救寂靜旅途中必造訪的地點。

我從來沒有想過,因為「傾聽」,我會來到西西里島。更沒想到,我會在Erice這座古城渡過四個晨昏,遇見許多有趣的人物,更聽見那些讓我為之著迷的聲音。

夜晚的西西里街道,透露著靜謐氣氛。攝影:范欽慧。

我在昏黃的街燈下,被引到一座古老的修道院裡,我立刻猜到這裡應該就是原名聖洛克(San Rocco)的修道院,現在則重新命名為伊西多.拉比(Isidor I.Rabi)學院,這是一位諾貝爾物理學得主的名字。古城內有四座被修復的修道院,如今成為全世界科學家每年聚會的重要地點。每棟古老的歷史建物都以當代最傑出的物理學家重新命名。創始人安東尼歐.利奇奇教授﹙Antonino Zichichi﹚,曾任北約國際科學委員會的主席,本身是一位義大利物理學家,他於1962創立這個組織,並以在西西里島出生,最後又以神祕失蹤的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埃托雷•馬約拉納﹙Ettore Majorana﹚為名,成立了一個對科學定位與世界展望充滿前瞻思考的科學文化基金會與中心。

Ettore Majorana基金會底下設立了123所學校,涵括各種不同科學領域,負責承辦每年在Erice召開的科學研討會,人們在這討論科學知識和研究思想,像是黑暗中的微光。攝影:范欽慧。Ettore Majorana基金會底下設立了123所學校,涵括各種不同的科學領域,負責承辦每年在Erice所召開的科學研討會。這裡並不是西西里島上熱門的觀光景點,但是每年總會有數百位科學家造訪,包括了諾貝爾獎的得主,以及後進的年輕學者,一同齊聚在這中世紀的寧靜山城中,希望對科學定位與人類的未來,激盪出更多思想與研究上的火花。

我這次所參與的研討會,是由動物行為學校所主辦,雖然關注的是海底動物聲學,參與的學者卻不只是海洋動物學家,還包括了研究微中子的物理學家。我雖然對相關主題做了些功課,但是老實說,對一個沒有科學背景的人來說,這樣的內容無疑充滿挑戰。我想了解幾個核心問題,像是海洋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噪音?會對海洋生物帶來什麼影響?人類如何面對與處理這些海底噪音?希望這幾天,至少可以獲得一些方向與答案。

我跟Sander把行李放置妥當,很好奇怎麼四周都沒看到其他的人。我不太會使用那把古老的房間門鎖,怎麼都關不上門,於是跟守門房的先生比手畫腳解釋了半天,這位西西里男子一臉困惑地看著我,他表情冷漠,讓我想起了書上寫到關於西西里人的基本典型:陰鬱、嚴峻、脾氣暴躁。他只回了我幾句義大利文,我立刻明白,接下來的日子我得靠自己了。只是後來我怎麼也沒想到,這位萍水相逢的Giovanni,會讓我感受到非常不一樣的熱情。

此行認識的荷蘭聲納學家:Sander。攝影:范欽慧。我們都拿到了一張地圖,還有一個識別證,這是我們這幾天的飯票。因為只要我們戴上證件,就可以按圖索驥,到所有名列在古城中的餐廳用餐,而且只需要簽個名就好,完全不用付費。

儘管置身異域,我很開心此刻還有Sander陪我探險。當我們晃到一家餐廳時,才發現原來所有的人都在這裡用餐。義大利人晚餐大都是從8點半以後才開始,這種「慢活」的生活態度,是台灣許多人所推崇的價值,但是此刻的我,只想大快朵頤地中海美食。

雖然外面街道一片死寂,餐廳內倒是熱鬧哄哄。一眼望去都是西方人,但是Sander大部分都認識,他說,這裡都是義大利當地學者,我趕緊追問,裡面有Pavan教授嗎?Sander看了一眼,對我搖搖頭。他是我這次設定好的主要受訪者之一,也是策劃這次研討會最重要的負責人。想到要如何跟他訪談,心中還是有些忐忑。我從嚴教授的口中,知道Gianni Pavan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海洋動物聲學專家,特別是關注自然聲境﹙Nature Soundscape﹚,我很期待這幾天有機會能跟這位義大利學者好好談一談。到底未來幾天會遇見什麼故事?我心中充滿期待。

跟Sander走回修道院時,我注意到後方傳來的鐘聲,好神祕的音律,在昏黃黯淡的迴廊中幽幽散播…我出神的仰頭張望,月色迷濛,雲霧飛旋有如漂蕩幽魂,我步步向前,想要琢磨這聲音的源頭。這鐘聲可跟這裡的建物一樣古老嗎?14世紀的Erice,是否跟今夜一樣的沈靜,是否流傳著同樣節奏的聲境?

我下定決心,明天清晨,我將出發去尋找古城的鐘聲,還有那些我即將遇見的聲音。

西西里的清晨,冒險旅程等在前方。攝影:范欽慧。

※ 不需眼見,只要用心傾聽:Ciao!Erice古城

(Erice古城悠遠的鐘聲,撞擊出古今時空交會的片刻。猜猜鐘聲停歇後的接替的聲音是什麼?猜對了嗎?是蟋蟀唷!錄製者:范欽慧)

 

 

※本作品由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創作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