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布朗與高德史坦的「膽固醇的代謝調節」研究獲得今年諾貝爾獎時,國內各大醫院的資深醫師也正為國人「血清膽固醇多高才要治療」的問題頭痛。過去幾10年,醫界一直認為血清膽固醇在每百cc血液中含240毫克以下為正常,但這個標準已面臨修正,討論中新的標準是220毫克。換句話說,醫界開始希望比過去更早控制膽固醇。
以新標準來衡量,國內民眾許多過去認為自己的膽固醇「還不成問題」的人,從今以後,都要開始做飲食管制了。
最近,臺大、榮總、三總、仁愛各醫院中的資深內科醫師在全國聯合醫師公會的座談會上討論:「血清膽固醇多高就應開始治療」。與會多位醫師同意:目前以每百cc240毫克以下為正常限界的診斷水準,愈來愈不合臨床要求了。
多位醫師表示,血膽固醇過高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風險因素」,為了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發生,今後控制血膽固醇應該要採取更嚴格的標準。
240毫克是過去行之有年的「安全指數」,超過250毫克以上則被判定為「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必須控制飲食,並且與肥豬肉「絕緣」。部分病人還必須開始藥物治療。美國就曾對有過心肌梗塞毛病的病人做過調查,發現他們有80%以上血脂肪都在250毫克以上。
美國醫界調查的另外20%的病人,血膽固醇值在210到230之間(平均值為220毫克)。若從數字上看來,這些人血膽固醇是在正常範圍內,但若進一步對他們打入低密度脂蛋白(LDL)時,則明顯有膽固醇代謝速度過慢的情形。由此可知,血膽固醇在220左右,也並不意味拿到了一張「正常」的保證書。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傅茂祖說,外國確有將正常值從250降到220,甚或200的趨勢,但臺灣是否適合比照辦理,仍值得再討論。
臺大醫學院生化學系教授黃伯超贊成血膽固醇正常標準應降為220。他曾經調查過國內民眾每日攝取膽固醇的研究,雖然發現國人攝取且並未高於美國政府所建議的每日300毫克以下但我國一般中年人血膽固醇平均數已達每百cc190毫克與美國的200臺克相差不遠。黃伯超認為,有必要開始節制。
黃伯超調查全國11個鄉鎮地區,國人每日攝食膽固醇,平均每日少於300克;但臺北市的標準卻接近400毫克。黃伯超表示,這個水準是8年以前的情況,目前應該還要高出很多。
4年前,衛生署建議國人膽固醇攝食重應少於每日400毫克,黃伯超教授也認為,應該要修改得更低,是不是應修正至美國標準300毫克以下,黃伯超覺得值得集思廣益。
因攝食過多膽固醇與日漸習於西方生活方式,國人近年來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增加頗為迅速。臺大醫院內科主任吳德祿醫師指出,國內因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臟病愈來愈多,在醫療發達的情形下他說:「至少病人並沒有減少的趨勢,而且發病年齡有愈來愈年輕的傾向。」吳德祿認為這是值得注意的現象。
美國是動脈硬化心臟病流行率特高的國家,每1000名成人中有80人以上得病,這個比例比臺灣地區高出很多,目前臺灣地區40歲以上成年人每千人只有33人得病。吳德祿指出,美國目前比例雖高,但情況在改善中,國內則比例雖低,但是病人數目卻在增加中,甚至發病的人年紀也愈來愈年輕。
面對這個與高血膽固醇有極密切關連的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心臟病。從嚴控制膽固醇恐怕是臺灣地區醫療必走的趨勢。
因為等膽固醇上升到極高時再控制膽固醇,目前的方法效果雖好,但病人反應都不佳,所需的藥量都十分龐大,如膽酸結合劑,每日服下20顆這個樹脂製劑,病人感覺十分痛苦;另外像維他命菸鹼也有效果,但必須吃到每日2克至4克,是正常營養需要量的100倍到200倍,病人會因而末梢血管擴張,皮膚潮紅並有搔癢感。
平時控制膽固醇的攝食是醫師認為最有效而穩當的辦法。雖然目前正常血膽固醇標準是否要降,還未有醫界統一看法,但大部分的醫師都傾向於修正──寧願及早警告,讓病人提早控制飲食,免去這個導致心臟病的最大風險因素,達到預防心臟病的目的,不願發病了才尋找療效既微且緩的治療。
林靜靜、楊憲宏合寫
原載民國74年10月16日聯合報第3版
※ 本文轉載自《另一個公害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