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慣行農法 消失60年的棉花重現生機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打破慣行農法 消失60年的棉花重現生機

2013年12月13日
本報2013年12月13日雲林訊,特約記者黃淑玲報導

「雲端埒活棉花田複合式農莊」為雲林縣配合農業博覽會精心挑選出的百大亮點之一,農莊主人鄭宗坤將農業帶回友善大地的耕種方式為立足點,加上文化特色及創意,打破雲林慣行農法的經營模式。

傳統棉花種植過程會噴灑除草劑、殺蟲劑,為了利於採收,還有落葉劑。(黃淑玲攝)

鄭宗坤提出結合文化升級農業,復刻出台灣棉花,圓滿了毛巾製作的上下游,再加上創意,將台灣棉花升級為藝術品,成功開創出「雲端埒活棉花田複合式農莊」,一個超酷炫的名字!是有甚麼特別含義嗎?中年返鄉創業的鄭宗坤,有著農莊人的憨厚與熱情,講起故事來滔滔不絕,光農莊取名就有一串故事。

鄭宗坤說:「雲端除了是現代3C最炫的名詞以外,指在雲林的某地,其實就是埒內;埒字讀作『樂』,希望來到這裡能夠『樂活』,佔地約1分多的農莊,採無毒有機的耕種方式,除了棉花為主,還有其他的農作物,比如水果玉米等,加上以毛巾的故鄉為文化特色,也有導覽…等,所以是複合式的農莊。」

以此經營模式,讓雲林的農友們明白,捨棄農藥,以友善大地的種植方式,講究「質量」,找出自己產品的「亮點」,所創造出來的產值,還可以超過慣行農法時「衝量」的競爭,產量就不是第一選項了。一樣可以拿到「A+」!看到農友的成功案例,自然而然,會有更多的農友,捨棄慣行農法,加入友善大地的耕種方式。

「雲端埒活棉花田複合式農莊」主人鄭宗坤。(黃淑玲攝)鄭宗坤從上班族到回鄉,他思考自己的這一分地,可以做些什麼?他將眼光放寬到家鄉雲林虎尾埒內村,村民多半採用慣行農法,但是產值不符合農民辛勤的耕種,為了讓家鄉的環境更好,他選擇用友善環境的方式耕種,要用自己的力量,為社區注入活力,帶動村子改變。

他說:「我想在毛巾的故鄉裡,填補沒見過『毛巾的爸爸媽媽』的不足,我種的棉花,每一朵本身就是的藝術品!加上創意巧思做成手工品,更是令人愛不釋手!」他接著說:「我也養雞,真正符合台灣唯一自然農法栽種的『有雞』棉花田農莊。」

接著,他想到這裡就是毛巾的故鄉,是一個絕佳的文化特色,所以決定排除萬難,讓在台灣消失近60年的棉花重現生機。

他說:「你知道嗎?我們身上穿的衣服,都來自一朵朵小小的白色棉花。在台灣,已經很少有人種植棉花,不過早期在中南部,曾有種植棉花的紀錄,隨著WTO開放棉花進口,加上促進工業政策,進口棉花是免關稅!外來棉花價格低廉,讓台灣的棉花農業,很快地走入歷史。」

他表示,傳統棉花種植過程會噴灑除草劑、殺蟲劑,為了利於採收,還有落葉劑。根據統計,棉花田只佔全球3%的農田面積,農藥、化肥用量卻超過全球25%的農藥量,不但使得土地鹽化、變質,農民的健康也遭到危害。換算下來,製作一件150~200克的純棉 T 恤,就使用了80~100克的農藥。我們喜歡穿純棉的衣物,但也該愛惜地球,因此,不用農藥、和昆蟲共處的「有機棉」才是應該被推廣的作物。

棉花的花期約6月到9月,每朵花只開3天。11月到隔年3月是結出棉絮最多的時期。目前棉花田農莊的棉花產量太少,無法提供作為原料,但是,光以棉花田豐富的生態,就吸引不少觀光客前來欣賞與體驗。

鄭宗坤希望把生態體驗和虎尾埒內地區的毛巾產業文化特色作結合,讓民眾有機會認識棉花的生態,未來可以搭配埒內社區的週邊景點,形成一套完整有系統的導覽活動,讓遊客不只是買了毛巾就離開,還能把埒內的好風景推銷出去。鄭宗坤說:「前些時候我學到一句話:『沒辦法爭第一,就讓自己變成唯一』這就是棉花田成立到現在的深刻感受。」

鄭宗坤談棉被的故事:5~60年前,製作棉被的師父在彈棉被時會以紅線作標示,堪稱棉花的二維條碼,每條棉被都可以定期拿回去給師父重新彈製。他希望,他阿所種植棉花,能為他的小孩,留下一條能傳家的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