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如何讓孩子了解,從一棵種子變成餐桌上的美味,要經過多少艱辛的旅程?
誰來揭開飲食背後不為人知的環境污染、動物福利、經濟成長代價等問題?一樁又一樁的食品安全新聞,是不是都可以成為課堂內的討論議題?
讓孩子先搜集資訊,老師再引導如何做媒體識讀,這樣專業的教學網絡,涵蓋的不只是「食物」而已。絕對值得老師搬進教室開個精采的思辨論壇!
提高糧食自給率的重要性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繼2011年的「麥田見學」計畫之後,2012年又擴大為「豆麥見學」,與「喜願小麥契作農友團」合作。今年全教總亦舉辦了一個「咱糧學堂」的校園勸學計畫,這一系列的校園培育活動,都是希望全國的師生能一起為國產雜糧的復興,盡一份心力。
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向來偏低,這是一種很大的國安危機。當氣候變遷、局勢動亂時,各國最優先要務是要餵飽自己的國民,那時,台灣要從那裡進口食物?誰有餘力再出口作物給我們?長期大量依賴進口食物,不但打擊在地農業,更會毀了農村可貴的文化與土地的滋養。給在地農人一個安全、穩定、信任的生產空間,國產雜糧復興改革之運動才能長遠的走下去。
支持本土小麥與農友
此「咱糧學堂」的活動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透過親自整地、播種、施肥到最後的收割,這一連串的農地體驗活動,了解食物的生產歷程,進而感受土地與人的情感連結,也感謝農人為台灣生產作物,所付出的辛勞。所以計畫中會帶孩子參訪當地的農友與麵粉工廠,並與他校做經驗交流,無形中已將教育場域拉出教室以外,孩子的學習能量就慢慢增加了。
了解食物之得來不易,更會珍惜每一份天然資源,這不就是一種無限大的食育嗎?培養孩子一份親土地的依戀,尊勞動者的謙卑,這樣的教學活動及觀念引導,正是老師可發揮專業教學能力的著力點。
食育不能憑空想像
食育的概念不只是課本中提到的食物的營養成份,或是如何挑選食材、如何均衡飲食而已,它所包含的範圍,更可追溯到一棵種子的來源,就是所謂「藏種於農」的適地適種。從土地上的作物出發,發展出與環境生態的合諧共處,再進一步談到食物帶給人們的種種消費觀、價值觀,這些公共議題,都是教師可以讓孩子思辨的最佳題材。
當大家只把食品安全列為焦點新聞時,常會忽略一個國家的農業發展,若沒有受到經濟、教育、政治的有力支持及後盾,又哪來的能量提供安全的糧食呢?當老師帶著孩子在太陽下觀察、耕種,看著什麼叫做「飽滿的金黃稻穗」時,當食物的生產歷程真正與孩子接觸時,感動才會發生,教育才有力量,食育才能扎根!
從公民喜願行動開始
我常買喜願麵包來吃,也會買喜願的麵粉來做蛋糕。一份喜願帶來一份喜樂,一份喜樂也帶給台灣的農業再復甦的契機。也許你沒聽過食育,也許你對食物的要求標準很低,但都不能否認,吃在地絕對比吃進口更新鮮。也絕對不會希望在地小農,被進口食品壓到沒有生存的空間。
當孩子能親自觀察,台灣的土地也能種出品質優的雜糧作物;能親自體會一塊小小的麵包卻蘊含著糧食看不見的爭奪戰,他們就是未來食育的小小尖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