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與德國亨利‧伯爾基金會(Heinrich Boell Foundation)在2014年開春發表了一份全球工業化畜牧業現況報告:《肉食輿圖》(MEAT ATLAS),以地圖集呈現畜牧業對全球生態、社會的影響。這份68頁的報告從自由貿易、食品安全、水資源、土壤、生物多樣性、市場需求、勞工、文化、生活形態等眾多議題切入,討論追求經濟規模極大化的工業化畜牧業在全世界造成錯綜複雜的糾結影響。
舉例來說,由於發展中國家經濟持續成長,對肉類需求也急速增加,已開發國家的跨國食品公司打著自由貿易的旗幟大舉進軍這些新興市場,重重打擊了開發中國家原本小農或是家庭式的畜牧形態。
另一方面,出口國圈養的經濟動物多是以穀類飼養,當國內穀類生產不足時,跨國公司便從國外進口穀物或到國外尋找耕地,又直接或間接造成巴西等開發中國家雨林迅速消失變為耕地。國際穀物價格攀升使得中低收入人民難以負擔,更影響開發中國家的農業發展。而種植穀物施用大量化肥,造成土壤流失、也耗用稀少的水資源,化肥裡的硝酸鹽進入地下水後,可能成為飲用水,對人類有致癌風險;硝酸鹽被雨水沖入海洋後,又造成海水缺氧,本來應該是海洋生物最豐富的沿岸反而變成死亡海域(Dead Zone),造成海洋生物多樣性及食物鏈的浩劫。
然而,在一面倒的壞消息裡,也是有些許希望存在。這份報告認為,消費者意識提升對畜牧業可以產生巨大影響,都市化、社區型的畜牧形態應受到鼓勵。越來越多開發中國家的消費者意識到工業化畜牧業無法保證食品的品質及安全,有些成為素食或半素食者,減少肉類消費;有些消費者則轉而尋求重視動物福利、友善環境的生產者,或更進一步從被動轉為主動介入生產過程,成為「協同生產者」(Co-Producer)支持社區型農業。
社區裡的小農除了豢養雞鴨牛豬等經濟動物,也種植蔬菜穀物,消費者事先付款買下小農的所有產品,讓生產者得以支付生產過程需要投入的資材及開銷,兩者共同承擔可能的風險。這種方式讓消費者更了解他們的食物,生產者也得以避免市場波動的影響,動物可以得到較好的照顧,而動物的糞肥可施作在農作物上,減少化肥使用,也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同時,相關法規也需要加以修改,報告提出停止補貼大型畜牧業、規定畜牧業者需自種至少一半的飼料或牧草、禁止在動物飼料或飲水中加入抗生素、將畜牧業納入動物福利法規涵蓋範圍等四項訴求。
對照台灣,最近這幾年的確也出現追求健康蔬食的風潮,有些畜牧業者也利用動物糞便發電、做肥料,減少化肥使用,但是在動物福利上,可能還有許多努力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