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2024-03-22 10:49
從小玩具、家電到3C,我們的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根據聯合國最新報告,2022年全球電子廢棄物總量創新高,多達6200萬公噸,其中僅22%有妥善回收,剩餘的可能因不當處置而污染環境。全球回收量雖然緩步上升,卻遠遠比不上電子廢棄物增長的速度,差...
2024-03-21 11:18
經濟部將在本週召開電價審議會,擬4月起全面調漲民生、工業電價。監督施政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昨(20)日上午召開記者會呼籲,工業用電大戶應負起企業社會責任,政府應將工業電價「一次漲足」,漲到足以反映發電成本的程度。而民生用電500度以下...
2024-03-21 09:55
台灣高山遍布杜鵑、扁柏的景象,鄰近的日本見不到,數千公里外的橫斷山脈卻有著類似風景。研究台灣高山植物起源的植物學家游旨价,上月4日應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學會邀請,分享其著作《橫斷台灣》與研究過程所見所想。從生物地理學出發,細說末次冰期後,台灣高...
2024-03-21 09:10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各地的水旱災等極端氣候變得更頻繁、強度更高,而冬季溫度上升、水氣減少等原因導致降雪減少,也讓另外一種災害的頻率悄悄上升,那就是「雪旱」。
高山積雪是重要的「自然儲水」。圖片來源:difusionastrouc...
2024-03-20 16:00
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野生動物急救站(急救站)成立30年,救傷逾1萬4000隻野生動物,從麻雀到台灣黑熊來者不拒,從早期救傷黑面琵鷺中毒的挫敗中成長,一路走來,隨著時代更迭賦予不同任務,不但成為台灣石虎指定救傷醫院,也是救傷穿山甲數量第一的...
2024-03-20 15:23
返鄉創業,是許多當代原民青年的挑戰。如何與原鄉文化產生紮實的連結,並在主流社會中走出自己的一條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今年27歲的柯哲瑜,是花蓮太魯閣族與台北河洛人的混血原青。年紀輕輕的她,目前不僅是「基地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負責人,...
2024-03-20 13:48
哥倫比亞境內交易木材近半數為非法,過去沒收的木材多半未能善加利用。2021年起,哥國桑坦德省政府(Santander Province)要讓這些木材重返森林。
過去非法木材被沒收後,不是變成鋸木屑、再利用,不然就是任其腐爛...
2024-03-20 10:41
建築占歐盟溫室氣排放的36%,趕在6月大選前,歐洲議會在12日通過《建築能源效率指令》(EPBD)修正案,盼進一步減少建築排碳。新規要求2030年起新建建築都要達到零碳排,而公共機關所使用或擁有的新建建築則須提前到2028年達標。法案也包含...
2024-03-20 10:19
上(2)月底,台北市木柵路一段238巷居民投訴建商把正在申請保護程序的老樹砍掉,要求北市文化局樹保委員會將申保樹列為暫時受保。樹委會昨(19)日開會討論老樹提報查證期間的處理方式,決議將審查中或達50年以上的老樹先貼「暫列」公告,最快明年新...
2024-03-20 09:48
上一屆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提案修法放寬核電延役的規範,本屆立委將接棒,該黨台北市選區的立委日前召開記者會預告啟動提案。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昨(19)日至新北市政府門口召開記者會、並遞交連署書,表示不該讓新北市民承擔老舊核電的高風險及核廢威脅。除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