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 Page 8 | 環境資訊中心

環境新聞頭條

2025-03-04 09:48
從前,油芒是原住民的重要食糧,其耕作過程更是重要的文化傳承。而油芒本身耐旱的特質,也成為今日為糧食危機與氣候變遷下的重要關鍵。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食農教育——台灣油芒復耕計劃」經過三年的努力,與七所原鄉學校及社區合作復育台灣油芒,提高...
2025-03-04 09:37
阿拉斯加白令海過去以雪蟹捕撈季聞名,但近年來在氣候變遷下,有數十億雪蟹因為海水升溫而餓死,以雪蟹產業維生的聖保羅島因此陷入經濟困境。科學家近期更警告,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可能提早崩潰,進一步衝擊已經蕭條的阿拉斯加漁業,當地社區經濟...
2025-03-03 16:47
近年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遊蕩犬衝擊生態。國立台灣大學及其他研究單位近日共同發表一份全台遊蕩犬研究,透過收集公部門及民間自動相機資料庫資料,證實只要遊蕩犬越活躍,鼬獾和食蟹獴的活躍度、豐度就會越低。相關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論文於1月刊登...
2025-03-03 10:50
2月15日,美國三天連假的第一天,遊客紛紛前往國家公園跟國家森林,打算展開一個大自然的假期。不過,長長的車潮堵在大峽谷國家公園外,理由是入園收費員人手不足。這一天,西雅圖郊區一條步道的入口貼出關閉告示,也是因為人手不足;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解僱...
2025-03-03 10:08
COP30即將於11月10日~21日在巴西雨林城市貝倫舉辦。《巴黎協定》規定締約方必須每五年更新一次國家自定貢獻,最新版NDC(NDC 3.0)原應在今年2月10日繳交。但截止前,只有13個國家按時提出了NDC 3.0,這意味著高達95%的...
2025-02-28 14:07
2月22日,永續女子天團開張的消息在社群平台Instagram上發出。「女子天團」招募的不是演藝人員,而是找回那群受過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訓練的女性能源健檢師。 身為永續女子天團團長的陳惠萍,充滿自信、面帶甜笑的告訴記者,「我不會這麼...
2025-02-27 10:23
根據能源署最新統計,2024年國內用電量2833.5億度,為史上最高,其中工業部門用電最多。但發電結構也發生顯著變化,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首度突破一成,燃氣火力發電也首度高於燃煤發電,核能發電僅存4%。 再生能源全年發電占比首度突...
2025-02-26 21:53
歷時七年審查的四接環評案,今(26)日歷經七個多小時,最終在反四接團體「違法環評、撤銷結論」的口號聲中通過。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已權衡民間訴求,協和不得不開發;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則強調,環評不是最終戰場,明日將針對協和電廠土污...
2025-02-26 10:36
德國2月23日舉行大選,中間偏右的政黨聯盟贏得最多席次,基民盟(CDU)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有望出任下屆總理。反移民的極右派另類選擇黨(AfD)躍居第二大黨,反映選民對經濟與移民問題不滿,轉向右派。 梅爾茨強調市...
2025-02-26 10:01
歐洲環境局的高級政策官員馬林(Diego Marin)在全球數位人權大會上表示,世界迎來新一波的「綠色開採主義」(Green Extractivism)。過去五年全球因應能源轉型,從化石燃料開發轉向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板、風力發電和電動車。 ...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