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新聞頭條
2025-03-06 16:46
屏東核三廠除役在即,今(6)日上午卻發生火警,恆春當地民眾拍到濃濃黑煙直竄天空,景象相當驚人。台電隨即澄清,起火原因為廠房外的廢棄的冷卻水塔管路切割工作產生火星,隨風飄至塑膠水塔而燃燒,不影響機組發電與輻射安全,後續火勢也已控制。但核安會表...
2025-03-06 10:26
全台大罷免行動如火如荼,台灣環境保護聯盟4日宣布成立「環罷站」,投入罷免擁核立委。中選會統計,有32位立委罷免案通過第一階段。隨著立法院進入新會期,藍營目標在5月核三停機之前推動核電延役修法、推動《環境基本法》的「非核家園」修改為「非碳家園...
2025-03-05 14:37
允能雲林離岸風場昨(4)日舉行啟用典禮,成為全台第二大離岸風場,宣布將在6月投入商轉,預計每年發電量可達24億度。允能雲林風場自2019年開發至今,歷經漁業衝突、滑樁、環評違規、財務危機等風波,如今終於完工。
經濟部次長江文若表示,允...
2025-03-05 09:44
吉卜力經典動畫《魔法公主》感動全球無數影迷,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新物種,因形態特徵與魔法公主相近,決定以他的名字「桑」來命名。
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一種新魚,因其外觀像《魔法公主》中的小桑,命名為「小桑馬頭魚」。圖片來...
2025-03-04 11:23
海洋保育署於3月3日「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發布2024年鯨豚及海龜擱淺報告,統計顯示,去(2024)年一整年共接獲159起鯨豚擱淺通報,八成半在現場已死亡;海龜擱淺則有325起,七成三已死亡;其中有4起為民眾把擱淺動物推回海中,造成二次嗆水死...
2025-03-04 10:53
2024年10月,赫里福德(Mark Hereford)在美國俄勒岡州克拉瑪斯河(Klamath River)的上游看到一條大魚,他緊張又期待,但是光從背鰭還無法確認這是什麼魚。接下來的兩天,他與團隊繼續尋找,終於拍下牠的身影,確認是100...
2025-03-04 09:48
從前,油芒是原住民的重要食糧,其耕作過程更是重要的文化傳承。而油芒本身耐旱的特質,也成為今日為糧食危機與氣候變遷下的重要關鍵。
台灣全民食物銀行「食農教育——台灣油芒復耕計劃」經過三年的努力,與七所原鄉學校及社區合作復育台灣油芒,提高...
2025-03-04 09:37
阿拉斯加白令海過去以雪蟹捕撈季聞名,但近年來在氣候變遷下,有數十億雪蟹因為海水升溫而餓死,以雪蟹產業維生的聖保羅島因此陷入經濟困境。科學家近期更警告,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可能提早崩潰,進一步衝擊已經蕭條的阿拉斯加漁業,當地社區經濟...
2025-03-03 16:47
近年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遊蕩犬衝擊生態。國立台灣大學及其他研究單位近日共同發表一份全台遊蕩犬研究,透過收集公部門及民間自動相機資料庫資料,證實只要遊蕩犬越活躍,鼬獾和食蟹獴的活躍度、豐度就會越低。相關研究獲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資助,論文於1月刊登...
2025-03-03 10:50
2月15日,美國三天連假的第一天,遊客紛紛前往國家公園跟國家森林,打算展開一個大自然的假期。不過,長長的車潮堵在大峽谷國家公園外,理由是入園收費員人手不足。這一天,西雅圖郊區一條步道的入口貼出關閉告示,也是因為人手不足;優勝美地國家公園解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