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傲慢和地球的衰微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人類的傲慢和地球的衰微 (上)

2001年10月03日
作者:傑奇‧艾倫‧朱利安諾 博士

昨日,已不見,

就在日昇和日落之間,

那是兩小時的黃金時刻,

各又鑲著六十分鐘的鑽石光陰。

沒有懸賞獎金只因時光消逝永不復返。

-- 霍瑞斯‧麥恩

近來的科學研究更清楚地顯示地球曾擁有各種平衡的生態系統,還有在我們理解範圍之外的無數生命。歷史上的證據明白提示著,在過去,海洋裡充滿著鯨魚、海龜、各式各樣的魚類,還有其他現在聽起來像是科幻小說裡才會出現的生命形式。

這則新訊息清楚提示了今日我們關於漁獲量和狩獵量的限額,可能是幾近毫無意義的。這些限額的根據是去估計如果沒有幾年前人類造成的生存壓力,現有的動物數目該會有多少。歷史上的證據現正說明了在人類展開掠食行為以前,那時真正的動物數量其實是現有的數倍。

這項新的研究是刊載在「科學」期刊2001年7月27日的特別發行本中。它證實了許多生態學家和考古學家已經抱持了一段時間的懷疑:沿岸的人類聚落,在過去1萬年來持續在掏空海洋資源。這樣的懷疑挑戰了我們的一般信念-我們認為在地居民對環境的衝擊較小且認為他們能和自然和諧共處。

加州「海峽群島」國家海洋禁獵區中的巨大海藻。(照片提供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這其中的事實是,一旦人類開始狩獵以後,他們的慾望就不會有滿足之時,因此生態系統開始了不平衡的模式,最後導致部分系統完全崩潰。

舉例來說,加州海岸原本水中有厚厚一層的大型海藻,並且充滿了近海魚類。掠食動物如海獺,牠們原本在加州沿岸有數十萬隻,以海膽作為食物,而海膽又以大型海藻為主食。但先是在地居民大量捕獵海獺,後又有19世紀後期歐洲人幾近滅絕式的捕殺,最後造成了海膽數目直線上升,而大型海藻也因此大量地滅亡。

這引發了破壞海岸的模式,並將加州海岸變成今日我們所見只有石頭和沙礫的荒瘠模樣。雖然今日的加州海獺存活數量未高於1,100隻,但有些人認為這數量其實太多。漁夫們經常錯將鮑魚數目的減少歸咎於海獺,而歷史記錄明白顯示了人們的大量掠食才是真正滅絕鮑魚的殺手。

過去在加勒比海有如此多的海龜,以致當時哥倫布還擔心他的船隻會因此擱淺。

當我們細查在沿岸挖掘出的堆肥或是廚餘時,就可清楚看出海洋生物因為日益增加的漁獵而減少。北美印地安人是首批居住於加勒比海附近的住民,我們從對他們廢棄堆肥的研究發現,他們遠從17世紀開始就以海龜為食。當海龜上岸產卵的時候,這種移動緩慢的動物是很容易被捕獲的。

曾經數以上千萬計的海龜,如今卻只能以千計了。

隨著時光流逝,在堆肥中出現的海龜殼持續減少,直到幾乎完全消失。很明顯地,這些築窠的群落已被滅絕殆盡。當早期的住民以及之後來自歐洲的移民從一處食物源移往另一處,且絲毫沒考慮到要為未來保留一點什麼時,一個物種接著一個物種,就這樣地都被捕獵光了。

史密斯島,位在馬里蘭州的綺沙比克灣(攝影者 瑪莉‧候林傑,照片提供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

在綺沙比克灣,有清楚的證據證明,這兒原本存在有充滿各種生命且互相平衡的生態系統。過去的牡蠣床曾是厚厚的一層,以致還造成行經船隻航行上的危險。但很快地,可做成美食的牡蠣都不見了;牠們在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濾淨海水,也被忽略且失去了功能,綺沙比克灣從此變成污綠一片並且不再健全。然而過去有牡蠣有效濾水的時候,海水曾是如此地澄澈明淨。

沒有了牡蠣,海灣中的化學組成也隨之改變,而對原本數量豐富的海牛、巨型鱘魚、鱷魚和鯨魚來說,這個環境也不再適宜生長了。雖然人們正在試圖復育部分的牡蠣床,但它們再也達不到過去曾有的顛峰狀態。


全文與圖片詳見: http://ens-news.com/ens/aug2001/2001L-08-10g.html
版權歸屬Environment News Service(ENS),環境資訊協會(沈怡伶 譯,高文彥、蔡麗伶 審校)
中英對照全文: http://e-info.org.tw/issue/animal/2001/is-animal01100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