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樹又「建」林! 讓小屁孩變乖小孩的森林樂園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建」樹又「建」林! 讓小屁孩變乖小孩的森林樂園

2014年08月08日
本報2014年8月8日屏東訊,葉人豪報導

早在10多年前,台灣藍色東港溪協會在屏東崁頂鄉港東村的一塊基地舉辦家庭親子植樹活動,號召了一群對環境綠化有興趣的家庭和志工,親手種下了森林樂園的種子,但他們不知道,10多年後這裡已經變成擁有豐富生態的生物孕育中心,「森之地」東港溪環境教育中心因地而生。

今年4月,在協會理監事及港東社區人員的努力下,利用森之地現有的素材,從刨料、木材上膜、上漆,一同手作環境教育中心課桌椅及準備未來設置大門之素材,將使森之地更具富有環境教育意義。並在北京萬通公益基金會的資助下,利用這些素材完成中心的廁所,使用現在正夯的貨櫃屋改造方式,打造半開放式的戶外教室,不僅降低成本,就地取材的方式更是節能減碳、資源再利用的最佳循環方式。

小朋友專心聽講

提倡親子共學的環境教育

貓頭鷹DIY

「是否發現沒辦法融入孩子的話題?」、「講學校今天發生的事爸媽好像都聽不懂?」現在許多家庭因為父母親忙碌而沒辦法融入小孩的生活,造成彼此之間的隔閡,所以開始提倡親子共學、共遊的方式。

「所以我們這次把年齡層鎖定在國小及幼兒園學生,就是做一些區隔,跟以前的國、高中生活動不同。」負責這次活動的台灣藍色東港溪協會孟窈安提到,因為這樣的年齡層更能讓家長參與,這也是此次「打造森之地基地(親子生態活動)」的主旨。

8月5日的活動由藍色東港溪協會理事曾昭雄,帶領快樂小螞蟻幼兒園及四林國小共17位小朋友及家長,從認識森之地的動植物開始,到解說強勢外來種小花蔓澤蘭的危害,並帶領小朋友參與移除工作,親力親為讓大家有更深刻的體驗。

下午則分為樹屋維護及自然素材DIY兩組,其中樹屋維護因為危險性較高,所以由老師帶著家長一起架樹屋的防護網;另一邊的自然素材DIY則是由貓頭鷹達人劉育宗帶領小朋友用森之地的素材做貓頭鷹,只見每個小朋友各自發揮創意,將樹枝、樹葉、種子等自然素材拼湊成獨一無二的貓頭鷹,不僅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連大朋友也搶著創作一個帶回家。

「呷在地」概念的延伸

除了呷在地食材的概念,更多是在地美食,以及在地人烹飪的概念,就像是來去鄉下住一晚的感覺,如果不是在地食材,不是在地美食,不是在地人煮的,似乎就少了那麼一點味道。這次活動由港東婦女新知協會的社區媽媽幫大家準備午餐,有趣的是,這些社區媽媽有的是中國及越南來的新住民,所以他們也用在地的食材烹飪出屬於異國的在地美食,讓現場的參與者稱讚不已。

大家拿著自己的作品開心合照

「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小朋友親近大自然,然後慢慢的將森之地的設施越弄越好,讓更多人可以一起參與其中」台灣藍色東港溪協會總幹事吳儷嬅認為,森之地自然教育中心目前正在慢慢的建構當中,目標是讓民眾從在地的生活體驗,連結人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引導民眾認識自然環境、探索自然資源,並打開孩子的眼睛,看見美感寶藏就在眼前。

作者

葉人豪

喜歡爬山、走路,年輕時走了一半的百岳,還跟女友一起徒步環島。現在女友變成老婆,是個要顧家但又想到處跑的猶豫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