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之路慢慢走 屏東教師湯奇霖:「因為被美感動過」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環教之路慢慢走 屏東教師湯奇霖:「因為被美感動過」

2014年10月13日
本報2014年10月13日屏東訊,林睿妤報導

拿出在印尼西大魯河充滿垃圾的照片,屏東餉潭國小教導主任湯奇霖談起對這一代孩子的擔憂,「當我詢問學生,有沒有好的解決方法,他們回答那就重新開出一條河。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我們的教育。」

餉潭國小校舍隨處可見貓頭鷹圖像(攝影:林睿妤)

屏東餉潭國小學生數低於百人,當地人口外移嚴重,居民多以務農或打零工維生。學生家中的經濟壓力,再加上各年級只有一班、一班不到30人的現實,餉潭國小仍連續獲得4次屏東縣環境教育考評特優。考績優異的背後推手之一,是在此服務13年,「離開不了」的湯奇霖。

湯奇霖畢業於台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後,第一間服務的學校就是餉潭國小。帶領學生參加寒暑假營隊活動、做夜間觀察、紀錄鳥種、做科展、玩生態繪本,這一路的經歷十分充實,卻令人好奇語教系和環境教育之間的關係。

從認識生態到環境教育

紫斑蝶群。(來源:Loren Xue)「有一天應自然保育社學姊的邀請去做昆蟲調查,我踩進檳榔果園的時候,看見成千上萬的紫斑蝶漫天飛舞,那景象一直忘不掉。」

大自然的美激起湯奇霖對生態的興趣,在接下來的大學時光,跟著環境教育中心主任劉炯錫進行許多物種的研究計畫,「一個月裡可能有兩周在抓蝴蝶,一周在溪流抓魚」當時的訓練讓湯奇霖在餉潭國小到職的第一天,就開始進行當地的鳥類觀察,更在接下來幾年進行以領角鴞、夜間生態教育及蛙類觀察為主題的科教計畫。

談到後來對研究所的選擇,湯奇霖原本考慮選讀生態研究所,老師一句話「你是一個老師,應該持續發揮影響力」讓他決定報考高師大環教所。但提出夜間生態調查的論文題目後,反而遭指導老師退回,「我以為教授是喜歡我推甄研究所的題目,才讓我進來,沒想到他要我想,要做夜間生物調查,學校需要多少人與你一起配合,真的有幾個老師有辦法做?」

回歸對生物的興趣,湯奇霖翻閱國內教科書,發現各版本書籍談到外來種議題的篇幅甚少、觀念也不盡正確,於是選定探討各教科書對外來種之詮釋作為論文題目。後來更有出版社因為看見老師的著作,改編教材內容。

湯奇霖將這段故事視為他人生的一個轉折,「原本我只是玩我自己想玩的。」生態研究奠定湯奇霖對自然的瞭解,但教學,讓他從單純對物種的喜好轉變為將體驗分享給別人的環境教育從業者。

貓頭鷹開啟偏鄉孩子的路

進入餉潭國小,很難不「看見」貓頭鷹,在美術老師協助下,學生在球場旁的馬賽克拼貼椅、垃圾桶,甚至校舍牆壁、階梯,都放上了貓頭鷹圖像。而每到夜晚,更能聽到領角鴞「ㄨˋ~」的鳴叫聲。

以餉潭周邊故事為主題的綠繪本(攝影:林睿妤)自從湯奇霖從校園周遭故事發想,與友人創作出第一本以貓頭鷹為主角的生態繪本後,貓頭鷹逐漸成為餉潭國小的象徵。湯奇霖與校長林秀英並繼續思考讓學生參與繪本創作的可能性。去(2013)年,六位學生在暑假的創作在學校教師及台東財團法人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的協助下,完成貓頭鷹繪本「天空」一書的出版。

湯奇霖表示林秀英校長是環境繪本的重要推手,校長整理他曾推動的計畫,最後與他經過溝通、討論,結合語文和環境教育,共同推動家鄉環境繪本的創作。「講你自己家鄉的故事,而背後有這樣的環境議題」湯奇霖說,他出外演講時,發現聽眾看到在這相對弱勢的地方有這樣的表現,都會很感動。而這也是他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方法,無論情勢如何,他總希望學生「準備好了」。

曾經有畢業學生帶著誤入果園的東方角鴞來找他,當時他因為學生身上的刺青嚇了一跳,仍認為曾跟著他玩生態的學生是擔任孩子講師的不二人選,「我邀請他擔任解說員介紹貓頭鷹,那天他講得真是很好。」湯奇霖說,「我們常用外觀,或是感覺來評斷一個人的成就,環境教育更是這樣子;透過這些評估,你就告訴我環境教育多有效果,那我覺得這是在自欺欺人。」湯奇霖相信環境教育必須經過漫長的培養,而從這個學生的故事,讓他相信努力是值得的。

湯奇霖形容餉潭國小是環境教育的理想國,除了願意溝通並嘗試新教學方法的其他教師夥伴,「這裡的學生適合教這個,他們可以從(環境)中學到市區的孩子沒有辦法獲得的東西」。 

說到正在進行的外來種議題教學,以及將完成的亞洲錦蛙繪本,共同授課的陳建志老師說,在教導孩子外來種及入侵種概念時,他們會發現,家中種植的鳳梨、芒果原來也是外來種的一員,「所以他們就很有觀念,也明白就算這個物種是入侵種,一開始也不是它們自己願意來的」。

湯奇霖老師。

談起對環境教育課程的期許,湯奇霖說,學生應該要懂得比課本多,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而真的培養學生對環境的敏感度和行動力。至於台灣環境教育最缺乏的部分,湯奇霖說,「應該要先活得像個人。因為被美感動到,你會去想為什麼以後你的孩子沒有這些環境。」

※ 本文轉載自環境通訊網

【延伸閱讀】

作者

林睿妤

念過森林,見過幾次微光透入林子的魔幻場景。現在覺得世事不能勉強,但願還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