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摘錄自2014年12月9日新華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一直以來中國多以燃燒、造紙等方式處理殘損幣廢料,今年在洛陽首次利用了生物質能發電方式處理殘損幣。據瞭解,利用殘損幣發電,1噸廢料料可發電660千瓦時,可代替標準煤,減少環境污染。
一般紙幣經過一定時間流通後,各商業銀行會將殘缺、汙損等不宜再繼續流通使用的人民幣收集整理後,交至中國人民銀行,由中國人民銀行對殘損幣進行集中銷毀處理,處理後的廢料交予企業使用。
中國人民銀行洛陽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員介紹,用殘損幣發電相比於造紙,更高效地利用了人民幣紙張水分低、熱值高的特性。按照目前河南省每年銷毀殘損幣廢料數量計算,河南省每年可利用殘損幣發電132萬千瓦時,與同類型火電機組相比,年可替代標準煤4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