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過「珊瑚大三角」嗎?這是海洋中一個非常特別的區域,位於亞洲到澳洲之間、面積廣達570萬平方公里,擁有超過600種的造礁珊瑚、超過3000種的珊瑚礁魚類、吸引了許多海洋生物在此覓食與繁殖,是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共有1億2千萬人依賴這片海域的海洋資源為生。而珊瑚大三角的核心就在──菲律賓,所以和地球其他海洋環境相比,菲律賓海域孕育了更豐富的物種,亦吸引了科學家的高度興趣。
珊瑚大三角(the coral triangle)。圖片來源:USAID Asia。(CC BY-NC 2.0) |
2011年,加州科學院(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的科學家開始至菲律賓進行大規模的海洋探勘,而2015年5月這趟為期7週的海洋探勘已經是他們第3次的大規模調查,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經費支持,也讓美國與菲律賓之間科學研究和保育夥伴的關係得以延續。
科學家們在菲律賓的佛德島(Verde island)周圍海域進行調查,從沙地淺灘、到坡度陡峭的透光珊瑚礁區,收集了為數眾多的樣本,像是相當稀少的彩色海蛞蝓、藤壺和精緻的心型海膽等等,都會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被科學家們仔細研究。此次出航的另一個重頭戲就是下潛到45公尺深的微光區(twlight zone),收集了許多棲息在深水珊瑚區的神秘物種,要在2016年的夏天於加州科學院的斯坦哈特水族館(Steinhart Aquarium)與大家見面。
菲律賓充滿了各式各樣又瀕危的生物,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地方之一,但是我們對這個地方的瞭解還太少。因此加州科學院的科學家希望能整合過去多年來的調查結果,繪製出菲律賓陸地及海洋棲地的物種分布圖,這樣的資料將有助於未來保育決策的制定,並讓該地區的豐富生多樣性有機會延續下去。
色彩鮮艷的被囊類。圖片來源: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
水下版的復活節彩蛋尋寶遊戲──海蛞蝓地毯
菲律賓佛德島周圍的有好幾種不同類型的棲息環境,而其中有個區域有非常多的裸鰓類新種,對海蛞蝓專家而言是個大寶庫,藏匿其中的海蛞蝓就跟燈塔一樣閃耀。加州科學院無脊椎動物部門的資深策展人泰瑞‧古斯奈(Terry Gosliner)博士與其海洋無脊椎研究團隊,就在此處發現了超過40種以上的裸鰓類新種。
海蛞蝓新種,造型像個煎蛋,還加了些紅蘿蔔絲點綴,白色的身體讓它能偽裝於淺色礁石中。圖片來源:Rappler。 |
這些色彩鮮豔的海蛞蝓不僅讓人看了賞心悅目,對生物醫學發展亦有非常大的助益。海蛞蝓幫助科學家瞭解記憶形成的機制、協助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與治療。除此之外,科學家也將打敗抗藥性病菌的希望放在海蛞蝓身上,因為它們身上的共棲微生物能夠分泌抗感染的物質,所以海蛞蝓不怕微生物感染。如果能找到這些物質,就能打敗這些抗藥性病菌、減緩抗生素的使用及預防更多超級細菌的形成。
除了發現許多新種,古斯奈博士還找到了活生生的亞歷克西海蛞蝓(暫譯,學名為Chelidonura alexisi),原本他只能參考2011年時採集的標本,現在有了活體樣本,他就能更進一步的仔細觀察亞歷克西海蛞蝓的形態特徵、如何產卵以及個體之間的差異。古斯奈博士表示,能夠到再次回到菲律賓真是太棒了!這樣的海洋探勘能幫助我們更加認識這些生物和棲地,讓保育的力量更強大。
活化石再發現──新種心型海膽
無脊椎動物和地質學部門的理察‧墨伊(Rich Mooi)博士則表示,他之前就聽聞菲律賓對海膽研究而言是個不可思議的地方,但直到這次的海洋探勘,他才真正體會到這種被大自然嚇傻的感覺。
新發現的心型海膽為活化石。圖片來源: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
墨伊博士說,2014年時他們曾在新種心型海膽中發現內骨骼,大概約一個拳頭大左右,當時他們根本摸不著頭緒。今年春天,他們又再度看到幾個死掉的樣本,由於還是無法看到活體海膽的其他組織,所以還是無法了解這些生物原本活著的樣貌。
直到接近海洋探勘的尾聲,工作人員之一的威爾‧勒夫(Will Love)搶救了來自20公尺深的活體樣本,並在其中發現了具有粉白色絲狀棘刺的心型海膽。鑑定結果完成之後,科學家們發現,這種心型海膽與5000萬年前的海膽化石是屬於同一屬的,可以算是活化石。
在菲律賓發現的這些生物填補了我們生物學知識上了漏洞,我們原本根本無法想像能在珊瑚礁裡發現活化石。現在加州科學院不僅想跟繼續跟菲律賓的夥伴合作,也希望可以跟世界上更多地區不同的人合作,試著去維持這些特殊環境,將它們留給未來的人類。
成立微光區水族館的計畫
當一些科學家在淺層珊瑚礁(從表水到40公尺深的範圍)進行探勘的時候,同樣來自加州科學院的另一批受過專業的訓練隊伍,則要前往更深的海域—微光區。目的是為即將落成的微光區水族缸(Twilight Zone aquarium)尋找新的物種,還要直接收集活體,放在水族館進行展示。微光區的珊瑚礁位在水下45公尺至150公尺深的範圍,棲息在此的生物等於活在部分黑暗的世界中。雖然水下45公尺的深度,還不到深海潛水艇的巡視深度,卻已經超過了休閒潛水的極限。
這些潛水者需要提升他們的技術與體能,才能夠進到這個對潛水者來說非常深的區域。他們採用閉路式的循環呼吸器,來延長他們待在水裡的時間。目前,新物種的發現速率最高可達到每小時10種,但是下潛到微光區的科學家最多只能待30分鐘,其餘的時間得留給回到海面之前的減壓活動。而今年,團隊利用特殊的裝置將微光區的魚、珊瑚和水母,帶回位於舊金山的斯坦哈特水族館。
「上過月球的人都比去海洋微光區的人多。」斯坦哈特水族館的主任巴特‧夏普(Bart Shepherd)這麼說,「我們觀察跟收集到的物種相當特別,幾乎是全新的領域,而且我們利用新的減壓裝置將這些微光區的生物安全地送到水面。藉由觀察這些生物,可以讓眾人理解到為什麼我們需要去探索,需要保護整個海洋世界,而非只是若無其事地活在陸地上。」
科學家們在85公尺深的微光區收集了許多珍貴生物,包括了15種奇特的魚與五顏六色的櫛水母。水族館的主任巴特夏普與魚類學館長露易茲‧羅恰(Luiz Rocha),在廢棄的漁線上發現一種特別的櫛水母(Lyrocteis imperatoris),其口部附近有折疊狀的附肢構造。當它們飢餓的時候,會將又長又黏、如髮絲般的觸手伸出,從周圍的海水中捕浮游生物。等2016年的夏天,微光區水族缸開幕時,大家就能近距離觀察這種櫛水母新奇的進食過程。
減少降落傘型科學調查 長期合作才是上策
今年春天,加州科學院的科學家與17位菲律賓當地的科學家,與當地的社區居民、決策者和環保團體分享了他們在菲律賓的研究成果。
古斯奈博士表示,學術界不認同降落傘型科學調查,也就是那種在水裡沾一下、看一下,然後拍拍屁股就走人的調查。古斯奈博士還說,世界就在我們的眼前改變著,我們需要與全球社區建立持久並有效的管理戰略。科學家不再單單只是去發現,還要與當地人建立合作關係,一起努力挽救受威脅的生態系統,同時透過這樣的合作方式,讓當地人能從中獲益,維持他們的生計。
在未來的幾個月後,藉由DNA序列的比對以及其他研究方法,科學家很可能會在這些從微光區帶回來的生物樣本中,確認出更多的新物種。此外,科學家們也希望能透過即將開幕的微光區水族展覽,可以喚起大眾對海洋保育的關切,激勵下一代的海洋探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