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霸生態工程 見微知著 | 環境資訊中心
國家公園

雪霸生態工程 見微知著

2006年07月12日
作者:黃瀚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卵石具透水性,且較能融合於自然景觀造訪雪霸國家公園,細心的遊客會發現由於生態工程的施行,許多區域已陸續產生改變。生態工程看似容易,卻並非一蹴可及,必須在施工前透徹了解環境,施工後持續追蹤。以河川為例,流域內的水文、流向、集水區、環境生態、物種、植被……等,往往需要經年累月累積相關資料庫。有鑑於此,多項研究案配合生態工程,持續在雪霸國家公園內進行,例如委託學術單位辦理「武陵地區水質監測及水質評估」、「武陵地區水生昆蟲研究」等數十個研究計畫;2005年一系列「武陵地區長期生態監測暨生態模式建立」等。

就連種樹、排水都大有學問,「七家灣溪濱水區植生緩衝帶配置研究」研究案中,即提出植生種類、配置地點的建議,如此才能有效保護七家灣溪水質、發揮緩衝帶的功能;進行「雪見遊憩區服務設施新建工程」時,採用「應用生態工法規劃雪見地區水資源之應用」研究案,評估自然水源污染及運用,並收集天然水源供應遊客中心及服勤設施用水,同時依研究案提出的分析建議,設置符合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設施。

環境、景觀結合,是生態工程的一大成功,不同的研究案相互配合,對執行生態工程的效益頗大。例如雪霸處運用「園區景觀道路評估──以雪見地區為例」研究案,先行了解遊客偏好的道路景觀因素,並將該份評估當作「93年度司馬限林道邊坡整治及景觀工程」生態護欄設計的重要參考,美感與生態同時顧及,達成雙重效益。

雪見之美,長留雪見

架高的木棧道保留了地表植被,也引導遊客動線,不破壞周遭環境「雪見遊憩區服務設施新建工程──水保及景觀工程」是雪霸處長期執行的計畫之一。雪見遊憩區位於較偏遠的山區,人跡較少,環境大致還維持著自然、原始的面貌。為減少開發對雪見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雪霸處先進行該處植物、鳥類、兩棲爬行動物及昆蟲等生態系調查,目標是減少工程破壞生物棲地環境。

於是,雪見遊憩區的道路,不見傳統瀝青混凝土,而採用較自然具透水性,且對生物影響較小的碎石鋪設;排水溝則利用卵石的透水性與多孔性;美麗的植被,因架高的木棧道步道設計而保存下來。

司馬限林道的生態護欄,其設計讓生物可自由穿越生態工程的種種好處,在雪見地區可見一斑。自然的工程材質能融合景觀,沒有鋼筋水泥的突兀;具透水性的道路、排水溝設計,減少了地表逕流水、涵養水源,眾多孔隙則成為花草、生物的家園;高架棧道除保持地表植被完整,也成為遊客動線,減少對周遭動、植物的衝擊。

通往雪見遊憩區的司馬限林道,也悄悄改變了面貌。2004年,原以水泥製成的密實護欄消失了,由精心設計的生態護欄取而代之。這項改變獲益的不僅是遊客,還有許多小動物。人們最先感受到的,是視覺上較不具壓迫感,同時不會阻斷視線,沿線風光一覽無遺;沒有空間阻隔的生態護欄,則減低生物遷徙的限制。

道路修護新思維

傳統的混凝土擋土牆,也將逐漸從雪霸國家公園消失。以2004年武陵遊憩區聯外道路──和平地區的道路整修與災害修復為例,即採用多孔隙的壘石、石籠為護岸,並配合覆土植生。除了孔隙可供水生植物及陸生花草生長,水棲生物、蟲鳥野因此獲得棲息及繁殖空間外,也防止河岸遭受持續沖蝕、減少灌漿作業污染溪水與鄰近區域。

此項工程完成不久,正逢七二水災,三天降雨量達一千多公釐,造成鄰近區域道路沖刷坍塌、房舍淹水,這些壘石、石籠護岸雖有局部塌落,卻沒有被水流沖走,仍有效發揮了引導水流、避免淹水及減少沖蝕河岸的功能。「這是生態工程的優點之一」,雪霸處設計生態工程的技士謝耿州表示,「傳統水泥等剛性建材,若不敵河水、雨水、土石流沖刷,就是整片、連帶性的流失,不但喪失效用,還可能造成更嚴重的損傷;生態工程可能只有部份損壞,環保外也兼具經濟效益。」

石籠護欄施作完成,不久後即生長出植物,吸引昆蟲棲息 石籠護欄施作完成,不久後即生長出植物,吸引昆蟲棲息

環保登山去

人們固然喜歡親近自然,卻往往在不自覺中傷害了自然。雪霸國家公園嘗試以對環境友善的方式,以「最低限度開發」為原則,設計登山步道、避難山屋等,種種改變雖然微小,對環境保護卻助益甚大。

登山步道整修,增設了橫木樁為導流棒,配合導溝等擋水設施,可減少逕流、涵養水源,降低地表土壤的沖蝕;步道利用現地取得的石片為材料,不僅安全、節省經費,也讓步道與周邊環境合而為一;經常崩落的碎石坡地帶則不再設置固定步道,只整理出寬50至60公分的土石路,再配合繩索保護遊客安全,將環境的開發減到最低,野生動物亦可自由活動;山屋採低限度太陽能照明系統,以環保的方式僅提供基本照明,降低對生物夜間行為的影響。

人們的一份用心,可以讓人類、自然達到雙贏局面。然而,生態工程僅是開發的折衷方案,並非施工的免死金牌,不代表實施生態工程就可大興土木、挖山鑿河。生態工程代表的不僅是施做方式的改變,更代表人們終於學會由更宏觀的角度,看待自然環境。

石片登山步道,環保經濟兼顧 碎石區域不再設置步道,將土地還給自然

本文與營建署國家公園組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