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荷的台灣生態足跡! | 環境資訊中心
李永展

超荷的台灣生態足跡!

2005年12月26日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常務理事、文化大學建築所教授)

2005年「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環境永續性指數」評比,對象包含146個國家,評比結果台灣排名倒數第二!其中「生態足跡」分析歸屬在第27個變數,該變數以1997年台灣統計資料計算出台灣的生態足跡4.67公頃,為世界平均值的二倍,排名全球第119名。

應用生態足跡分析的特色,主要在於將不同單位的能源和資源轉換為一致性的土地或水域單位,藉由面積供給關係,提醒人類環境資源有限的限制條件,以及環境受到破壞的後遺症,進而提出反省改善措施。台灣今年擴大計算1994年到2003年十年來的生態足跡,並納入「等値因子」加以修正。研究結果發現,台灣歷年的生態足跡呈現緩慢成長,由1994年每人4.74公頃增加至2003年的每人4.96公頃,為1994年的1.04倍,經過等值因子修正後,2003年的生態足跡更高達每人5.14公頃。若以每人2.0公頃的「生態標竿」檢視,則呈現出台灣每人的「生態赤字」達3.14公頃,所造成的影響也從陸域擴張到水域,台灣背離永續的趨勢非常明顯。再者,因著生態足跡的逐年增長,如果繼續以目前的生活型態與消費模式生活的話,還需30~32個台灣才夠台灣人使用。

在探討永續發展的趨勢中,如果以容受力觀點進行生態足跡的討論,將容易產生永遠超荷的現象,但在人口持續緩慢成長過程中,資源的使用極限到底在哪裡,卻無法有明確的答案,但可確認的是物種的消失速度較以往百萬年前是更快的,多數可歸咎於人類活動的擴張,破壞環境、干擾物種棲地,但科技的進步提供豐富多元的消費物品與生活品質的提升,卻無法使大眾能深刻體認,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正逐漸惡化。

台灣生態環境的相對脆弱性,從921大地震到72水災引發土石流及崩塌,導致水資源損毀殆盡,可見一斑。因此,未來總體經濟規劃應思考如何加強生態建設,尤應注重脆弱生態環境的保護,以及退化生態系的重建,減緩生態開發,讓大地休養生息,逐漸恢復並蓄積台灣的生態力。若從供給面來思考,實行低耗資源的生產體系,並建立合理的生態資源價格,避免資源超限利用;從需求面來看,則應提高國人環保意識,並引導綠消費與綠生產的發展模式。其中,消費仍為未來總需求中最重要的項目,國人消費型態應積極朝永續消費的方向轉變,以緩和生態足跡的持續擴大,加速縮減國內生態赤字。

建設綠色矽島是政府總體建設的重點,其中,保護環境攸關國人生活福祉,更是建設的基礎。而生態足跡分析有助於國人了解生態環境資源的使用成本,並可促進落實建設。因此,政府應加速建立全國性及區域性生態足跡的資料庫,透過調查、資料運用及評估,一方面持續監測土地資源是否超限利用,另一方面亦可隨時因應,調整經濟活動,加速生態建設,以促進台灣的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