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的新研究指出,氣候變遷將改變鳥類棲地環境,全球鳥類開始往南北極和高海拔移動。
肯亞國鳥紫胸佛法僧(Coracias caudatus),到了2085年將只有54%的族群身處宜居氣候。圖片來源:cloudzilla(CC BY 2.0)。
氣候變遷現在式 百種鳥類被威脅
研究作者之一艾琳森(Tris Allinson)表示:「人們以為氣候變遷只是即將來臨,事實上,從鳥類身上已經可以觀察到明顯且深刻的變化。」研究包含的570種鳥類中,有1/4受氣候變遷負面影響,13%則對氣候變遷有正面反應。
彩虹巨嘴鳥(Ramphastos sulfuratus)等傳統低地物種,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現在可在哥斯大黎加海拔高達1500米處看到。灰噪鴉(Perisoreus canadensis)的活動範圍在過去26年間北移了18.5公里。
北極海鸚和阿德利企鵝等受歡迎的物種都在幾代之間就減少了50%。研究也預測,本世紀末,大多數北美鳥種的活動範圍將縮小超過一半,部分東非鳥類將失去所有合適的棲地。
遷徙時鐘被打亂 錯過好姻緣
「我們也觀察到鳥類行為和遷徙時間的變化,這些變化產生連鎖效應,例如錯過其他物種互動的時機。」艾琳森說。杜鵑每年固定時間從非洲返回,利用當地鳥類築的巢並讓牠們照顧杜鵑後代。氣候暖化後,杜鵑提早返回,但仍晚於當地鳥類的繁殖期。現在許多國家的杜鵑數量正在減少。
國際鳥盟的研究預測,大多數鳥類活動範圍將縮水、繁殖期被打亂,而且許多物種改變族群分布的速度不夠快,不足以因應氣候變遷。因此,滅絕和數量減少的危機快速升高。歐洲已有1/3的鳥類被列為瀕危物種。
森林砍伐和海平面上升破壞溼地和森林棲地,將讓問題更加複雜,同時無瘧疾的棲地將大幅增加。另一個重要的趨勢是,耐熱物種在歐洲越來越常見,同時耐寒物種大幅減少。
解決之道師法自然 森林廊道助遷徙
但研究也捎來好消息,包括東歐濕地復育成功,紅海地區建立了遷徙廊道,讓150萬飛鳥能在電塔、電纜和風力渦輪之間安全移動。
鳥盟指出,破碎環境和再造林之間的銜接,加上生物能源和保育法令與規劃等環境保護措施,有助於保障鳥類未來存續。
「自然是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關鍵,卻常常被忽略。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不但能有效因應氣候變遷,也有益人類和生物多樣性。」另一位作者佩里(Edward Perry)表示。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 英國衛報(2015年11月27日),Climate change already forcing world's birds towards poles, says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