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氣候大會中四處可見公民團體的能量,有多場周邊會議著重討論公民社會參與,12月5日下午在會場公民區,由台日韓的各界代表,分別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及跨國合作及學術研究的角度出發,談公民參與氣候變遷問題的角色與機會。會議由擔任國際氣候發展智庫理事長的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主持。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主持周邊會議。攝影:林綉娟。
以綠建築為策略因應氣候變遷
以非營利機構的角度出發,台達電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楊乾在會中分析台灣的排碳問題與台達電的綠建築策略,台灣每年付出6億美金的化石燃料補貼,相當每人每年須支付24.3美元。該基金會的策略是由代表全球51%電力消耗的建築部門下手,目前全球有9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是與建築物有關,而城市居民九成以上時間都花在室內。張楊乾舉了那瑪夏小學為例,該基金會於2009年興建的建築到現在降低了73%用電,目前已經達到零碳建築的水準。
氣候行動網絡:串連全球公民組織
氣候行動網絡(Climate Action Network, CAN)的網絡發展主任希克森(Emily Hickson)則討論了東亞公民社會對氣候變遷議題的串聯策略。她表示,公民組織串聯而成的國際網絡能集結的影響力相當可觀。在東亞區域,日本跟中國CAN分別有各自的國內非政府組織網絡,區域串連的一部分力道展現於蒐集跟運用龐大資訊的能力。希克森表示,CAN每天在氣候大會現場頒發今日化石能源獎,嘲諷與凸顯反對脫碳政策的擁油者,還有CAN發動倡議影響各國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 INDC)也是一例。此外,她也在跨區域倡議中觀察到參與組織的多元特質,像是婦女團體或青年團體等,因此希望依賴多元的面貌來定義公民社會在氣候議題扮演的角色,還有組織之間如何協調。
韓國公民動員推出氣候變遷草案
韓國是全球第七大碳排放國,國際智庫評估認定韓國訂出2020年的減排目標野心不足,因為有11.3%的減碳目標預計將由國際市場交易機制達成。帶領南韓氣候變遷行動機構(Institute of Climate Change Action, ICCA)的Ahn Byungok博士,介紹南韓公民團體長期以拓展再生能源可能性跟參與形塑能源政策的策略。例如今年全國發起行動回應韓國六月推出的INDC,以確保能納入公民社會的意見。公民團體甚至在今年推出新氣候變遷法案(New Climate Change Act),發動街頭連署跟藝人支持,目前已有62位國會議員支持該法案。
日本氣候行動網絡:放眼東亞區域結盟
日本氣候行動網絡(CAN-Japan)主席平田仁子特別強調東亞公民團體區域合作的潛力,平田解釋,日本氣候行動網絡自COP2就開始參與。在日本京都的氣候大會大幅動員了公民社會。平田表示,在日本所有的核電廠在核災之後關閉的決定,提高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性,甚至因此達到史上最高排放量。現在企業因為電價越來越貴開始改善發電效率。平田認為接下來的發展相當關鍵,當在尋求避免運作核電廠的同時,也該關注政府跟企業是否轉向燃煤?日本跟台灣地緣接近,面臨類似社會問題,有許多經驗分享的潛力。而台日公民團體的合作會對東亞區域政府釋出強烈的訊號。
氣候行動網絡(CAN)的網絡發展主任希克森分享公民組織串聯經驗。攝影:林綉娟。
台灣在地政府代表秀減碳成果
屏東縣、新北市、台北市政府、中央氣象局代表亦出席討論,針對公民社會跟將過渡永續農藥跟綠色經濟的計畫,屏東縣環保局長魯台營提出以畜牧廢棄物發展生質燃料,動員社區參與保護水源等計畫。魯台營表示,透過民眾真正參與決策過程,改變過去由上而下的委辦計畫方式。希望把公民社會納入規劃公共發包計畫的程序。台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蔡玲儀提到,公民意見是推動減碳工作的基石,她也發表台北市跟捷安特合作發起U-bike計畫與跟學校合作的低碳建築成果。
以亞洲NGO的觀點出發,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的國際事務召集人邱虹儒,討論跨領域的合作,包括重新思考區域性的限制,邁向跨邊界的合作。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則介紹了台灣青年組織的動員跟經驗。台灣大學大氣系徐光蓉教授在結語時分析了台灣的國家自定預期貢獻,台灣雖然提出了減碳計劃,但是需要採取更多行動,不能停在原地。
此次會議中可見地方政府代表熱切參與氣候大會展現成果,政府代表也呼應公民參與對氣候議題的重要性。不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框架下的台灣,雖缺乏正式國際談判空間,但也提出國家自訂預期貢獻,至於公部門領導者是否有野心以超越短暫選舉生命週期的格局,提出務實的2050年減排長期計畫,將考驗在位者減碳的決心與協調公私部門合作的能力。
台灣何時能邁向脫碳時代?地方政府的減碳貢獻與計畫為何?能源市場如何降低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台灣逐漸擺脫對化石燃料補貼的可能性?如何讓再生能源佔有一席之地?放眼2050年,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樣的社會?公民社會也應負起一部分責任,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