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台北地球日 小農、綠企、環團與民眾共度綠色周末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2016台北地球日 小農、綠企、環團與民眾共度綠色周末

2016年04月18日
本報2016年4月18日台北訊,陳炳燕、彭瑞祥報導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和伊日美學生活基金會舉辦的綠色藝術市集,16、17兩日在台北華山中央藝文公園登場,數十個小農、綠色店家與環保團體齊聚一堂,邀請民眾共同關注氣候變遷、環境污染、食品安全、水資源匱乏、生物多樣性消失等議題,並提供生活中可簡單實踐的生活行動方案。

響應「綠色藝術市集」,家長帶著小朋友閱讀綠繪本。攝影:彭瑞祥。

會場瀰漫著濃厚環保與藝術氛圍,由西班牙藝術家金˙提爾創作三顆象徵「生物多樣性」的手繪空飄大汽球,強調地球上所有生命、不分種族和諧相處的重要。同時末日美術館展區,邀集台灣新世代新銳藝術家共同展出,無論是《廢衣屋》、《五百顆檸檬樹》、《垃圾不是我的衣裳》、《地衣》等作品,紛紛揭露當代藝術與自然環境、社會氛圍密不可分的關係。

藝文舞台上,有農村武裝青年、林生祥、曾雅君、王立言、木良真真、江明娟、Crispy脆樂團等音樂人獻唱,傳達對土地的情懷。

林生祥在台北地球日唱出對土地的情懷。

林生祥在台北地球日唱出對土地的情懷。

2016地球日主題「拯救地球、加「樹」行動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發展整合部主任介紹,地球日綠色藝術市集至今已邁向第六年,今年地球日的主題為:「拯救地球,加『樹』行動」,由於目前大量森林砍伐、土地開發及不當的森林管理,地球上的樹木每年正以150億棵的速度消失,相當於每分鐘有48座足球場面積的樹林離我們而去。

在16日的活動開幕式上,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高英勛理事長呼籲各界齊心保護森林,讓動物安心在家,下一代能健康快樂長大。政府要轉換思維,強調「護樹」重要性,取代「植樹節」的施政作為。今年估計有超過190個國家、10億民眾在世界各地舉行綠色、環保活動,一同響應世界地球日,現場的我們,正是這10億民眾的一員,在台灣.台北同步用實際行動關懷人類唯一的家園-地球。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同步發起連署,要求政府將「植樹節」改為「護樹節」,並落實樹木保護,連署網址為 https://goo.gl/GrdGA5

環團發起連署,要求政府將「植樹節」改為「護樹節」。

環團發起連署,要求政府將「植樹節」改為「護樹節」。

結合環保與生活藝術  70個攤位與民眾互動熱烈

「綠色藝術市集」共邀集近70個攤位提供體驗活動,包括:將環保和生活藝術巧妙結合的「藝術市集」,了解農友們友善耕作的歷程和與土地互動故事的「農夫市集」,有龍德米庄、梅開四度、唐婆醋等小農,也有小事生活、本立自然良品、冶綠等綠色店家,還有還原食物真實原味的「地球廚坊」、讓有用的東西循環再利用,減少不必要的物質消費與浪費的「尋寶樂園」和「歐洲舊貨大街」,讓川流現場地上千民眾,透過五感四肢,感受和地球一起脈動的美好。

Basketball Recycle Bin

Basketball Recycle Bin。

映演《小森時光冬春篇》、《小森時光夏秋篇》、《薩爾加多的凝視》《太陽的孩子》、《候鳥來的季節》、《希望之國》、《魚肉的秘密》、《巧克力的秘密》、《無水之國》的「地球電影院」活動,特別邀請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映後座談水資源議題,民眾響應熱烈,場場爆滿。合樸農學市集創辦人陳孟凱,也主講一席「綠色講堂」,與民眾分享美好生活的手工精神與趨勢。

主辦單位也邀請SUPER ADD Art Studio、湯潔安、陳聖文、黃博志、豆宜臻+簡翊晉等藝術家團隊,安排「末日美術館」環境藝術作品展,例如《Basketball Recycle Bin》作品,為一籃框和回收箱,丟回收品順便玩投籃,吸引不少民眾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