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不健康環境每年造成1260萬人死亡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世界衛生組織:不健康環境每年造成1260萬人死亡

2016年03月17日
摘錄自2016年3月15日聯合國新聞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世界衛生組織3月15日發表最新報告指出,2012年全球約有1260萬人因在不健康環境中生活或工作而死亡,佔死亡總數的近四分之一。報告稱,各種環境風險因素,如空氣、水和土壤污染、接觸化學品、氣候變化、紫外線輻射等可以導致100多種疾病和損傷,急需通過改善環境來增進健康。  

世衛組織15日發表的此份題為《通過健康環境預防疾病:對環境風險疾病負擔的全球評估(第二版)》報告指出,自從十年前發表了首份報告以來,包括接觸二手煙草煙霧在內的空氣污染造成的非傳染性疾病死亡人數目前高達820萬。中風、心髒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等非傳染性疾病死亡人數現已佔不健康環境造成的死亡總數的近三分之二。與此同時,通常因不良水質、環衛設施惡劣和廢物處理不善造成的腹瀉病和瘧疾等傳染病死亡人數則有所下降。安全用水和環衛設施的改善,以及人們進一步獲得免疫接種、經殺蟲劑處理的蚊帳和基本藥物,是死亡人數下降的主要因素。  

報告發現,環境風險對年幼兒童和老人影響最大,其中5歲以下兒童和50歲至75歲的成年人受害最深。下呼吸道感染和腹瀉病主要影響5歲以下兒童,而老年人則受非傳染性疾病影響最大。通過改善環境管理,每年可以預防170萬名5歲以下兒童和490萬名50歲至75歲成年人的死亡。該報告還發現,按區域統計,2012年世衛組織東南亞區域和西太平洋區域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承擔的環境相關疾病負擔最重,共有730萬人因不健康環境而死亡,其中多數人死於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  

此外,根據報告統計,縱觀100多類疾病和損傷,絕大多數與環境相關的死亡是中風和缺血性心髒病等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其中中風每年導致250萬例死亡病例,缺血性心髒病每年則造成230萬例死亡。  

報告就此強調指出,國家可以採取低成本、高效益措施,扭轉與環境有關的疾病和死亡上升趨勢。報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善環境和預防疾病的戰略。例如,使用清潔的家庭烹飪、供暖和照明技術和燃料有助於減少急性呼吸道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燒傷。進一步提供安全用水和良好環衛設施並提倡勤洗手將進一步減少腹瀉病。此外,頒布禁煙法規可以減少接觸二手煙草煙霧,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改善城市交通和城市規劃並建造節能住宅將能減少與空氣污染有關的疾病,並有助於從事安全的體育活動。  

目前,世衛組織正與各國一道開展室內和室外空氣污染治理行動。世衛組織將在今年五月世界衛生大會上提出相關路線圖,以增強全球公共衛生部門應對行動,減輕空氣污染對健康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