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不住氣候變遷 瑞士出現首批「動物難民」 | 環境資訊中心
享綠生活

撐不住氣候變遷 瑞士出現首批「動物難民」

2016年04月17日
作者:洪郁婷(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執行編輯)

水面上搖搖晃晃的一塊浮冰,上頭站滿等待救援的北極熊,耳邊彷彿有小小的呼救聲傳來。極地冰川消融、海水位上升,氣候變遷已經是不容否認的事實,而首當其衝的島嶼國家和極地生物,生存危機已經迫在眼前。浮冰是生存的最後一線希望,隨著海流載浮載沉,哪裡才是難民的依歸?

斯德哥爾摩近郊湖畔,水面上漂浮著一塊浮冰,上頭載滿了等待救援的動物。圖片來源:黃瑞芳。

仔細一看,身穿醒目橘色救生衣的北極熊與企鵝們一同擠在小冰面上在湖裡載浮載沉,狼狽及無辜的模樣,道盡極地生物生存環境的悲劇與堪憂的未來,作品中的意象更凸顯出近年來全球最棘手的氣候變遷與難民議題。

台灣藝術家黃瑞芳雕塑作品:動物難民。圖片來源:黃瑞芳

台灣藝術家黃瑞芳獲邀參與4月6日瑞典環境永續會議,此次瑞典環境永續會議跳脫節能減碳泛論,更深入反思人類中心主義對現代社會過度消費的生活方式,提出更深入的探討。人口僅900萬的瑞典愈積極打造成為全球最綠的國家,近年積極致力於永續發展,將於2030年成為全球首位「零化石能源」的國家,近年來人均接受難民數量最多,有「難民天堂」之稱。

在斯德哥爾摩近郊的湖畔上,黃瑞芳創作出全球首批「動物難民」的作品:由三十多隻的北極熊與企鵝雕塑組成,儼然是氣候變遷底下的難民縮影。而去年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居民以海平面升高為由,向紐西蘭政府申請居留庇護遭拒,曾引發全球媒體聚焦。

黃瑞芳認為去年12月達成的巴黎氣候協定,看似全球各國面對處理氣候變遷爭議,但各國自主減排承諾能否達標──2020年減緩全球碳排放量,控制未來地球增溫不超過2℃──在全球經濟疲軟之際,還有更多不確定性。

回頭看看台灣,新政府能否在被排除於聯合國氣候變遷組織正式會員國外的逆境中,透過更宏觀的國際視野與創新測略,提升更綠的國際形象。

 

作者

洪郁婷

環保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而是一種普世價值,比如說人權、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