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訊電子報二週年感言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環境資訊電子報二週年感言

2002年04月17日
ENS專職翻譯 莫聞

「若你要受苦,這痛苦必須是為了國家的利益而承受的。」

1948年,面對因興建水庫而被迫遷徙的村民,印度首任總統杰華赫拉.聶魯(Jawahalal Nehru)如是說。

我站在山上大笑。

~阿蘭達蒂‧洛伊(Arundhati Roy)《更高尚的公益》

洛伊大笑,所為何來?為了更美好的生活,為了更大的利益,你必須受苦,必須切斷聯繫自然環境的臍帶?是公益還是私利?人們要的是樹林或泥牆?山麓下的小水溝,或是水龍頭裡的自來水?老樹下的鞦韆,還是水泥地上的蹺蹺板?作為追求生存利益的存在體,國家機器的種種作為,究竟是基於盲目佔有的可憎動機,抑或是蒙昧無知的可悲?在憤怒的情緒過後,洛伊站上山頭,俯仰窮蒼之際,一種超現實的荒謬性體悟猛然掠上心頭,於是,她笑了。

閱讀ENS的新聞報導,很能體驗這樣的感覺。面對人類在開發時施加於自然、環境、生物、弱勢居民等種種形式的粗暴與不義,只要是具有道德感的民眾,最先感受到的必定是憤怒的情緒,進而採取各式揭發、譴責、抗議、與阻撓的行動。然而ENS並不僅止於此,ENS記者是由一群關心環境的專業人士所組成,他們努力在傳達一項訊息:「人與環境的關係不是只有『開發/保留』一種可能性,這並非一場零和的競爭遊戲;世界各地有許多人正努力採取各種行動,發展多樣化的方案,即是為了促進人與環境之間共榮的可能,不論成果如何,都是值得全人類共享的經驗。」這應該是我翻譯ENS新聞以來最大的收穫吧。

接手ENS翻譯工作已近四個月了,期間的喜悅不可言喻,尤其翻譯到環保團體勝利的成果,心中自也禁不住喝采一番,例如美國能源小組的秘密會議檔案,法院裁定環保團體及國會勝訴等一系列事件,可說是挽回了我對司法體系的失望;另外像歐洲推動再生能源的進展,同樣令人充滿期待。不過像布希不利環境的政策、育加山永久核廢儲存場過關、國家公園犀牛被殺害等消息,心頭泛起的感受,亦非無奈無力感所能形容。

翻譯,最困難之處在於,如何將接收到的訊息準確地轉換為明白易懂的中文敘述。幸好,還有協會夥伴作為支援後盾,理事們熱心的指正,讀者的關心,最感謝的是,審校者麗伶為譯文把關長期付出的努力。把ENS珍貴的訊息傳達給所有中文讀者,是我最大的成就感來源,期待這項工作對大家有更大的幫助,提升台灣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到這裡,不禁想唱首進行曲,鼓勵自己,也鼓勵大家:

跑步~~~~走~~!

一二、一二、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一二、一二、一二三四、一二三四…

(音樂提供 交工樂隊《菊花夜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