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常見的海膽簡介-海膽地毯 (上)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臺灣常見的海膽簡介-海膽地毯 (上) 

2001年08月07日
作者:李坤瑄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動物學組助理研究員)

當臺灣常見的幾種大型海膽因其食用價值而飽受生存威脅時,有幾種最為常見的中、小型海膽因為不具食用價值,捕捉又困難而繼續繁茂,在許多海底形成"地毯"一般的壯觀景象,在此介紹臺灣最為常見的3種海膽~梅氏長海膽、紫叢海膽及白尖紫叢海膽。

梅氏長海膽 Echinometra mathaei (de Blainville,1825)俗稱"豬槽海膽",具有堅硬的棘刺,可以將礁石及水泥消波塊磨出一道道長條形的凹槽躲藏其中。由於牠們的體殼略呈長形,酷似以前養豬用的飼料槽,因此被稱為"豬槽海膽"。牠們似乎整日皆侷限於自己所挖的凹槽中活動,並不離開巢穴,以攫取漂流到巢穴的藻類碎片為食。牠們在全省及離島各地礁岩區的潮間帶附近淺水區都有為數眾多的族群,在臺灣是一般人最容易見到的海膽種類。


資料來源:《科博館專欄》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提供,「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贊助。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文教基金會網址:http://fnmns.nmns.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