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的版圖——探訪潮間帶 | 環境資訊中心
海洋行旅

過渡的版圖——探訪潮間帶

2006年08月14日
文字/攝影:范欽慧(國立教育電台製作主持人、影像工作者)

美麗的潮間帶相信許多人從小到大,對海洋的印象,都是到海邊去玩的記憶。對我來說,分布在沙灘上的瑰麗彩貝最能吸引我的目光。長大之後,才發現在這潮水起落的過渡地區,是許多生物的重要生活棲地,也是一般人認識海洋的窗口。潮間帶,是我們最容易親近的地方,卻也是海洋環境最容易受到破壞的地方,今天就讓我們一同去探訪台灣海洋的潮間帶,彌補我們長期失落的海洋教育。

首先,你知道什麼是「潮間帶」嗎?這主要是指一種海洋的環境,也就是從海水漲潮時的高潮線,到退潮的低潮線之間;這個區域會受到漲退潮與地形坡度的影響。更進一步問,那海水為什麼會漲退潮呢?這是因為地球受到月球與太陽引力與地球自轉的影響,尤其是月亮對我們影響比太陽還要大。台灣大部分的地區一天都會有兩次漲潮與退潮,從這次漲潮到下次漲潮之間,通常是隔12時24分,這是稱作「半日潮」,但是每隔一段時間,也會出現「全日潮」,也就是一天之內只有一次漲退潮。所以如果要去潮間帶觀察生物,一定要事先參考潮汐表,可別漲潮時前來,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石滬當然,人類非常聰明,早期住在海邊的先民就懂得利用石滬或是架網來捕魚。所謂「石滬」,是在潮間帶區用石頭堆砌成一個區域,讓魚能游進來,但出不去,這種以靜制動的捕撈作業,成為人類食物的重要來源。我們在澎湖的吉貝、七美島上可以發現非常多的石滬,這種傳統的捕魚陷阱,往往要花上好多年的時間來完成,如今傳統石滬雖然已被現代化的捕魚技術所取代,卻成為在地觀光的一大特色。

充滿藻類、螺類、魚蝦蚌蟹等等的潮間帶自古以來,人們從潮間帶或許多資源,包括藻類、螺類、魚蝦蚌蟹等等,潮間帶大量供養在陸地上生活的我們。但是我們對這些海洋生物的認識,卻是非常有限的。而這些生物,外型不但千奇百怪,更各具生存的本領。

星期天的下午,東北角的馬崗海蝕平台上聚集了一群小朋友,他們正在欣賞潮池中一條寶藍色的變色雀鯛,以及許多在縫隙中穿梭來去的小鰕虎,其中有一位小朋友驚呼:「有一種東西在吸我的手指頭!」仔細一瞧,原來他摸到了一株海葵的觸手,海葵是一種腔腸動物,跟珊瑚一樣,看起來像是一朵小小的花,牠們的身體上布有刺細胞,主要是用來捕食。在另一個角落,孩子們又發現了一隻可愛的海兔,這可是一種軟體動物,牠們跟貝類是同一家的,只是在演化上,牠們的殼慢慢退化了,就像是陸地上的蛞蝓一樣,所有又稱作「海蛞蝓」。另外,如果你搬開石頭,還可以發現有著五條細長的腿,從身體中心向外輻射分布,摸起來感覺硬硬的動物,稱作陽燧足,我總覺得牠們跟海星有點像,看了資料才知道,原來牠們都是屬於所謂的「棘皮動物」,除了陽燧足、海星之外,還有海膽,這些海洋生物彼此之間也有競爭、合作的關係,但是光是去認識牠們的名字與模樣,就讓人十分驚喜了。

陽燧足海兔海膽

雖然台灣四面環海,加上我們有許多美麗的小海島,都蘊藏著豐富而美麗的潮間帶生物,但是近年來大量的公共工程破壞,包括漁港擴建、放置水泥消波塊等問題,讓這些繽紛多樣的生命力逐年消失;在海濱的觀光區內,我們也發現有許多小販,賣著各種寄居蟹,或是各式各樣的貝類,看在愛護海洋的人眼中,也是十分心疼的。所以,當你如果有機會到潮間帶去觀察時,千萬別忘了,如果你要拾起牠們來觀察,也請你輕輕地把牠們放回去,更不要把牠們帶走,因為,這裡才是牠們的家。

※ 本文不適用網站CC授權,如需轉載請洽作者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