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的原住民參與 | 環境資訊中心

生態旅遊的原住民參與

2006年09月05日
作者:倪宏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生態旅遊的規劃應當重視原住民的參與(圖片來源:紐西蘭觀光局)在台灣鄉村產業的轉型歷程中,「生態旅遊」一直被奉為兼顧環境與經濟的萬靈丹,尤其是談論到劃設國家公園時,如何保障原住民生存權益的問題;即使是在歐美,儘管早先設立國家公園的心意在於終極、絕對的保護自然資源與景觀,不惜將自然環境與人類隔絕,近一、二十年來美國的國家公園體系發展,也不得不與當地社區發展結合,試圖創造出保育、遊憩、經濟都能兼顧的局面。

但是,在各國設立國家公園的經驗中,「生態旅遊」也一直是原住民與政府之間,最常引起紛爭的引爆點。雖然旅遊確實可以帶給當地生計與商機,但事實證明了,如果旅遊的基礎沒有建立在尊重原住民的生活文化、過度和劣質的遊憩行為加上草率的旅遊規劃,不但將值得遊賞的好山好水蹂躪糟蹋,原本淳樸的民風溫情,也在彼此爭奪的商業行為、以及面對遊客不珍惜環境資源的憤怒下,轉而成無法信任政府和業者的憤怒。

原住民與生物多樣性

生態旅遊的規劃應當重視原住民的參與,這在國際間也是已有共識的。當國家公園的保育立場逐漸需要兼顧文化與經濟的保存與發展時,學習原住民因著不同的自然環境而發展出的具有「文化多樣性」的生活模式,更是生物多樣性保育愈漸重要的一環。因此,對於參與生態旅遊的遊客來說,也不應只是純粹遊覽(別說使用過度排放溫室氣體的車子、建設和都市中同等甚至更奢華的住宿、以及製造大量不必要的廢棄物),而是行出「負有環境責任」的方式,儘量緩和旅遊對環境的衝擊。

以往自然資源或保護區的管理模式可概分為排除式(exclusive)與概括式(inclusive)2種,排除式的管理強調刻意完全排除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但在原本就是人類活動頻繁的社區,概括式的管理可以扮演更為有效的角色,也能兼顧生物與文化的多樣性保存。

部落地圖

UBC博物館原住民藝術(攝影:倪宏坤)目前全世界的國家公園或自然保護區仍多採取傳統排除式的管理方式;但在某些國家,已積極的開始嘗試慨括式的管理、與原住民形成不同程度的雇傭甚至對等合作的關係。以加拿大發展生態旅遊為例,加拿大育空地區的原住民長期與政府交涉,先由源頭的管理方式著手,強調原住民與自然資源間形成的生態智慧以及傳統禁忌與規範,已經維繫長期的生態平衡,因此如此的生態智慧值得導入國家公園生態旅遊的經營計畫和管理體制中。他們並推動「部落地圖」的工作,試圖將幫助部落中的下一帶和外來的遊客認識及學習原住民的文化。

部落地圖的用意在於協助社區居民了解並掌握周邊的資源,並提供生態旅遊、賞鳥、賞神木以及高山響導事業的可行性;傳統植物知識的研發和應用,可以與造林作業配合成新興產業;部落獵人可以提供山區動植物的動態資料以及生態環境的變化以配合環境監測;外來的遊客也可以透過部落地圖真正的認識對原住民豐富的生態智慧。

原住民:因了解而參與

台灣地處亞熱帶、又多高山,豐富的自然資源也與在地的社群關係十分密切,因而自然資源的保育管理模式也逐漸開始強調在地參與與溝通。以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例,2004年太管處開始推動生態旅遊計畫,地處高山,交通與產業皆不發達的同禮部落因為保存了較「原味」的自然和人文景觀,獲選為試行地區。為了在推動生態旅遊的同時,也能保住部落珍貴的自然與人文特色,但迫於生計,原住民組成了「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與國家公園對口,並計畫發展生態旅遊。

協力造屋進行盛況(攝影:甘明翰)在台灣國家公園的管理史上,原住民自己團結組成自治協會與國家公園管理處協商,是一大突破。國家公園以生態保育為前提,所保育的區域若是原住民賴以維生的資源重疊,原住民便會希望能換取道路開發、經濟發展等承諾來改善。在發展同禮部落生態旅遊的協商中,部落居民不願將開發的計畫和產生的後果全部交付管理單位來主控,因此主動成立協進會,在不到短短的一年之內、自己開發生態旅遊的計畫,比如成立河川巡守隊、舉辦音樂節與手工藝品文化市集等。原住民主動且團結的合作讓部落居民有效的與太管處合作,並在太管處豐富的行政協助下,部落居民也逐漸對政府產生信任。

作中學

傳統的國家公園管理多以政府領導、住民配合的模式進行,住民的權益有時會在未經協商、政府也無緣聽聞的情況下,莫名其妙的犧牲掉了。在反省並修正的同時,全世界的國家公園幾乎都向「與原住民共同管理」的方式看齊,澳洲甚至將會有數個原住民完全自治的保護區。畢竟,除了在地的原住民,誰會更了解這片需要保育的自然環境、好給它最好的照顧呢?但這樣的想法畢竟新穎,即使是在與原住民共同管理最成功的加拿大與澳洲的國家公園,也常聽聞衝突發生。每一個地方的自然與人文特性都不同,不可能出現特別有效的經營模式,不管是原住民或是政府,都要願意抱著「作中學」的態度,慢慢的將最好的經營模式「磨」出來!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