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22日
摘錄自9月21日中央社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20日晚十時開始,從135公尺向156公尺水位蓄水,預計10月中旬完成。據報導,此舉意味三峽工程由圍堰發電期轉入初期運行期,開始發揮防洪、發電和航運效益。
據香港「明報」報導,三峽總公司副總經理曹廣晶在記者會鏟說,蓄水至156公尺後,水庫有110億立方公尺的防洪庫容,可以發揮對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功效;發電機組的發電能力達到額定的70萬千瓦;航道里程長度比135公尺運行階段增加約140公里,萬噸級船舶可以直達銅鑼峽,也增加了支流上百公里的航道。
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樞紐管理部主任馮正鵬則表示,三峽工程蓄水至135公尺水位後,年平均入庫泥沙量降為約2億1千萬噸,因此156公尺蓄水不會造成大規模泥沙淤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