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南亞大地震受災生還者再度面臨嚴酷冬天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去年南亞大地震受災生還者再度面臨嚴酷冬天

摘錄自10月2日法新社巴基斯坦穆札法拉巴德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南亞地區的大地震已經過了1年,高達6萬名劫後餘生的災民依舊只能呆在簡陋的帳篷內,面對即將來臨的另一個酷寒的冬天。

擁有許多優美風景點的巴基斯坦西北部和克什米爾地區,倒坍的回教教堂拜樓依舊平躺在瓦礫堆中,許多學校和醫院仍然還在臨時搭建的建築物中運作,憤怒的地震受害災民抗議政府當局重建腳步太慢。而巴基斯坦所管轄克什米爾地區的首府穆札法拉巴德在2005年的南亞大地震中嚴重受損,當地許多民眾已在簡陋的帳篷內生活了將近1年,日子過得相當艱辛。

聯合國警告,遭受芮氏7.6規模大地震重創的災區,必須花費10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復原。幸而這場地震造成350萬人無家可歸的南亞大地震,被強震摧毀的60萬間民宅、8000所學校和350間醫院的重建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上述災區的重建經費是由國際社會贊助提供,金額接近60億美元。

巴基斯坦政府表示,將近50萬巴基斯坦人的家庭已收到全部大約3,000元或部分的補償金,作為重建家園的經費。然而眼見冬季將至,在穆札法拉巴德放眼所及,四處依舊是成堆的瓦礫堆,所有重建工作完全沒有進展。到處都可以聽到民眾對補償問題不滿和官員貪污的傳聞。直到上個月,日本的工程師才替他們草擬完成一個新城鎮的計劃。由於重建腳步太慢,災民們不知如何面對即將來臨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