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流動的時候,蟬也神氣跟著叫了;
蜻蜓,飛的時候,石頭也跟著快樂起來;
小船,起航的時候,太陽也跟著動起來;
樹葉,飄動的時候,蜜蜂也跟著跳舞。
這是有一年的夏天,涂大芳體驗自然中心的涂淑芳老師,帶著小朋友在戶外親近自然;當孩子們玩夠了、感受飽滿時,自然的詩也自然的湧出來。當孩子獨特的看見、感受、心思以詩的形式自由呈現,詩的靈魂也自由的跳起舞來。
體驗自然
在台灣推行「體驗自然」(nature awareness)教育的涂淑芳老師憶起最初,只是想把孩子們帶到戶外,應用自然教育學家約瑟夫.柯內爾(Joseph Cornell)引領過的「體驗自然」活動,與孩子分享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喜悅與感動;然而,大自然本身卻提供了更精妙的情境與內容,帶領涂淑芳老師和孩子們分享了成長的美妙與奧祕;原來,是大自然提供的機會,讓我們能深刻的學習接納、體諒、愛。
柯內爾是美國知名的自然教育學家,他所提倡的體驗自然活動和哲學,影響了成千上萬的老師、家長、自然教育家、童軍團體與學生。不僅讓人們獲得自然知識,更學到如何感受自然、激發對自然心靈的共鳴、喚起對自然生命的崇敬及珍愛之心。藉由各種體驗與探索大自然的活動與遊戲、透過各種動態或靜思的方式,柯內爾提供了許多認識自然的管道,進而喚起對自然生命的崇敬及珍惜之心。
追根究底,柯內爾提倡的其實是藉由體驗自然的活動,喚起每個人心底深處的「自然之愛」;畢竟,若對自然本身沒有深刻的認知,如何說服人心去愛自然呢;當面對與環境相關的抉擇時,又怎會作出愛好自然的選擇?本著柯內爾的自然之愛,涂淑芳老師將這個理念應用到台灣的環境上,透過帶領孩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朋友一起在自然中摸索著本土化的問題,一起在榕樹或相思樹下,感受台灣的自然。
樹與蚱蜢的體驗
奇妙的是,體驗自然總有神奇的力量,它總是從有趣、快樂的感受開始,並總能讓不同年齡的人以各種方式愉悅的貼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即使只是在校園中緩步前行,也可以發現以往穿梭於課室間的忙碌,讓老師們從來沒有注意過陽光曬在草坪上的溫暖。
一次,涂淑芳老師帶著孩子們上陽明山,幾個孩子開始對螞蟻、蚱蜢以及一棵小樹「施暴」:踩死了幾隻螞蟻、拉斷了蚱蜢的附肢、不停的對著樹幹猛踢。涂老師只是低下身子看那棵小樹,問它「疼不疼?」一個幼稚園大班的女孩靠過來,專注地沿著小樹的枝條溫柔的觸摸它,然後涂老師轉身對折斷蚱蜢附肢的孩子說:「現在開始,你只有一條腿」。
起初,這「獨腳」孩子還逞強得很,跳來跳去找支助扶,後來實在累了,要求要把腳放下來,但涂老師堅持「蚱蜢只剩一隻腳」,不准把他腳放下;後來這孩子開始有些哽咽、眼睛快要濕潤,涂老師知道他真的「有體驗」了,才讓他結束這獨腳的體驗。然後小女孩對涂老師說:「我在安慰樹,像我有時被欺侮,也希望有人安慰我、讓我不要傷心那樣」。這時當涂老師問:「將來誰不會再去欺負樹?踩死小動物?扯斷小動物的腿?」孩子們都烈切地舉起了手,從那個被迫體當斷腿的孩子的眼中,也看到了他的真心。
跟著涂老師體驗自然的孩子們中,有從國小二年級一路跟著「玩自然」到高中的,雖說希望他們能一直保持著親愛自然的心長大、並將這份心帶到他們長成後的世界,但涂老師說,這一切都只是在大自然中的生命教育歷程,也許這群孩子將來面對與環境價值觀相衝突的抉擇時,不一定能順從自己的初衷作出最好的選擇;但她知道孩子們的心在體驗自然的過程中已經受到薰陶,他們將比不認識自然的人們更有機會作出對環境友善的決定與行動。
在價值觀的模糊地帶中允許犯錯
人在自然中,看盡的都是自然的美好;一旦要將之落實到與人相關的價值理念中,就會出現矛盾,這也是推動如體驗自然般的環境教育理念時最常遇到的困難。比如,陽明山上野狗流離失所,愛狗人自掏腰包買食物上山餵養他們,卻不知野狗是造成陽明山上鳥類被捕食消失的重要原因。能夠責怪餵狗人的愛心嗎?原生鳥類的價值一定勝過野狗的生命嗎?什麼樣的價值思維,或是什麼樣的環境教育原則,才是適當又不會造成衝突的?
當面對這樣的困惑,涂老師鼓勵說,當勇於承認失誤,並積極反省。所有與環境相關的議題都會是長期發展的,不斷的修正與再思考都是正常且必要的。不要急著選擇絕對的立場,一如不可以忙著責怪在陽明山上餵狗的好心人,並是要因著常常親近自然、更能體會出自然本身豐富多變的積極面相,調整自己待人處世的深度與寬度。雖然聽來很抽象,但只要保持著對生命的敏感,就能保持自己內心對事物價值觀的敏感。
柯內爾曾說:「一般人並非對自然缺乏誠意,而是缺少體驗自然之美的能力。」「關懷河流,重點不在河流,而在人心。」解開人與自然的關係的關鍵,還在於願意更寬廣思考的人心。
◎ 本文與農委會林務局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