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大閘蟹正肥。老饕們食指大動,正要大快朵頤,卻忽然得知「大閘蟹驗出致癌物」,衛生署下令要回收,然而數千公斤已下肚。雖然政府去年已知有兩成不合於規定,卻未向民眾告知,以致今年重蹈覆轍,導致這兩年已吃過大閘蟹的民眾驚惶不已。誰能告訴消費者,他們吃的是那八成合格的大閘蟹,還是那兩成不合格的呢?
台灣人的消費行為大多是一窩蜂式的,有什麼新奇新鮮的東西,就想要品嚐一下。於是,黑鮪魚、曼波魚早已被列入數量稀少的動物,台灣人實在太厲害了。其實環境保育人士早已大力疾呼,適當的取用資源才是上策,能不去消費這些瀕危的動物更好,才能讓牠們能夠快樂生長,使自然界更繽紛美麗。
台灣最近幾年,由於消費數量擴增,以及環境污染嚴重,以致於鎘米、戴奧辛鴨蛋、戴奧辛羊都引起廣泛注意。但是,我們有沒有在事件過後記取教訓,留下一些改善的措施,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建立產品履歷制度,就是希望能明確記載農漁產品的出生地、運送貯藏的空間環境與管理人的資料。如此一來,消費者很容易就能知道米是哪裡生產的,米農是誰,運送人是否妥善保存。即使是進口的產品,也同樣要求必須提出產品的履歷。最好還能呈現這些產品在種植或養殖的過程中,使用過哪些肥料或農藥,如此一來,消費者就可明確信賴自己的選擇。資訊愈公開,對消費者保障愈大。未來,各生產者都要建立自己的品牌信用,以博取消費者的青睞。
對於國人的健康風險,政府應該嚴格把關。畢竟國民身體若不健康,經常承擔風險,那麼全民健保費用也會入不敷出,提早破產。政府政策應往產品履歷制度的方向走,未來也必須祭出公權力,對於不實記載者嚴加懲罰。
我曾在南非遇到一位台灣人,他在南非種菜。他說,因為南非有一半的人口不認識字,無法閱讀產品包裝說明,政府若抓到一批有農藥殘留的產品,這個農場就必須停止生產。所以,在南非的食物全都是安全的。台灣若全面嚴加管理,消費者都可吃得安心,活得健康,魚、蝦、果菜也可安全成長。
近年來,台灣開始從中國進口一些農漁產品。中國對產品安全的概念尚未全面建立,把關工作略顯粗糙,台灣相關單位對進口物資的管理責任更為重大。今年傳出大閘蟹含有禁用致癌物「硝基呋喃」代謝物,國人在驚慌中可能暫時不食,但對產品的認識及要求增加,甚至公權力介入,才是對國人身體健康提供保障的長久之計。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要為自己把關,適當攝取食物,免於毒物透過食物鏈累積到人體,以減低個人的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