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協會、淡水河守護聯盟等民間團體主辦的「淡水河慶生活動」,3日上午在大稻埕碼頭熱鬧展開。現場雖然時有微風細雨,但仍抵擋不住參與團體的熱情,前來遊覽的民眾也興致昂然的加入闖關活動,並領取主辦單位分發的麵線及紅蛋,活動在簽署「淡水河守護宣言」以及「手(指)連手(指)」活動後圓滿結束。
這次淡水河的慶生活動是今年下半年以來,由台北市立動物園、各社區大學、台北市各河川守護隊,以及各區的都市規劃中心等所舉辦的各項河川活動的總結。8月以來,各個團體透過各種的研習、課程、導覽等活動,伸張其對於河川守護的理念;到了歲末年底的12月,透過為淡水河的慶生,希望這些理念可以具化為實際行動,並能「串起護河心、編織學習網」。
3日一早開始的是清溪活動,民眾很快的就撿了好幾袋的垃圾;現場也展示由「趴趴走俱樂部」在淡水河流域40餘地點所採集的水樣,其中大部分的水樣都還是有明顯的沈澱,足見水質改善空間仍很大。10點起則為正式的慶生儀式,環保署水保處副處長葉俊宏、臺北市環保局副局長詹炯淵、臺北市都發局副局長許志堅鈞到場致詞,大稻埕扶輪社更提供實質的贊助;不過整治淡水河雖是選舉的熱門話題,但沒有任何候選人參與此次的活動,主流媒體也不重視這次的活動。
現場的攤位中,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特別提供了清潔劑含磷的測試,協助民眾選用正確的清潔劑;中山社大魅力河川守護隊也示範正確的洗滌方式,以減少油污;此外,大坑溪守護隊、萬華社大的綠野仙踪社、基隆河左岸導覽隊、文山社大、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各區的社區規劃中心,以及臺灣環境行動網協會等,也都在攤位中展示各自在河川守護方面的成果。
簽署宣言是容易的,但如何實現它卻是實際而嚴肅的問題。對於河川守護和建立親水的環境,無論在民間社團和公務部門,都已有一定的共識,一般民眾也大多認同;只是從認同到普遍參與,再到實現夢想,其間的距離似乎還沒有辦法測量,如何縮短這些距離,也是河川守護的推動者們今後要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