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02月09日
摘錄自2007年2月8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吳澤成今天表示,蘇花公路受海洋侵蝕,遇大雨路面就塌方,成為一條維修成本高昂的危路,甚至「有一天會消失掉」,在安全考量及建構全島運輸骨幹下,應另闢一條新路。至於是否興建高速公路取代,可進一步討論。
吳澤成8日下午接受中央社專訪,針對是否興建蘇花高速公路,工程背景出身的他以個人角度表態贊成,並提出具體交通建設論述,詳細分析應另建新路的原因。他分析,雖然目前有航空及鐵路系統,但仍需有公路運輸系統,蘇花公路依斷崖興建,受海洋不斷侵蝕,因此,只要下大雨就會塌方,又有落石,已經快要成為一條危路,甚至「有一天會消失掉」,再加上每年也要負擔高額的維修成本,如果以隧道方式興建道路,避開侵蝕區,可大幅提高安全性。
吳澤成認為,其實新蘇花道路不一定是高速公路,最重要是政府應提供給民眾一條安全道路。面對是否興建蘇花高的兩造爭議,他認為,政府應該提出更多資訊讓民眾判斷,例如現行道路的安危、每年維護成本負擔、甚至興建後對環境的影響,未來都要更公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