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前瞻:河川保育─公民社會的實踐場域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5前瞻:河川保育─公民社會的實踐場域

2005年01月26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2002年環保署宣示河川整治年,2003年起並大幅調高河川污染整治的預算編列,然而2004年4月在全國社區大學年會,各地社區大學一張張怵目驚心的河川命謀殺案現場照片,更是在河川論壇中,催生了區域社區大學的「河川守護聯盟」,也讓環保署長與民間社大朋友於台南簽署河川宣言,這一連串的發展,讓我們對於長期因經濟發展而被嚴重污染的河川生機,看到一道曙光,這種公部門與民間聯手投入關懷我們的環境公共議題,確實是台灣持續邁向公民社會的重要指標。

大漢溪沿岸綿延的垃圾山,歷時12年,總量將近1,000萬公噸,單單清運費就花了40億元,終於在2004年全部清完。這只是台灣千百條河川的一條,但卻是昔日所有錯誤的河川政策的縮影,也付出了昂貴的代價,然而,爾後台灣的河川政策,是否就不會再重蹈覆轍?而政策又是誰來決定?

2004年4月在全國社區大學年會,各地社區大學一張張怵目驚心的河川命謀殺案現場照片,在河川論壇中催生了區域社區大學的「河川守護聯盟」,也讓環保署長與民間社大於台南簽署河川宣言,一連串的發展,讓我們對於長期因經濟發展而被嚴重污染的河川生機,這種公部門與民間聯手投入關懷的環境公共議題,確實是台灣持續邁向公民社會的重要指標。

台南社大,透過各學程的課程整合,引導教師帶領學員及其家庭成員,以「河流」作為創作主題,分別從文學、藝術、環境、社區及都市發展、語言、社會科學…等面向來瞭解河流之過去與現在,以「展覽、創作發表、論壇及河流巡守」期許未來──擁有美麗河流的健康城市。台南社大運用地域優勢在當地紮根就地戰鬥,也以用本土化的語言去深耕民眾的環保觀念,並成為公共政策的壓力團體。

而北區淡水河流域,則因為涵蓋河段與區域更廣,因此由十幾所社大結合環保NGO,組成「淡水河守護聯盟」,並組成流域志工組織,藉由推廣親水與關愛河川的教學與活動以及逐步的巡守推動,以及影像、資料和經驗彙整上網來建置「環境監督社區群組」,以「發展各自特色,注重區域協同,建立流域網絡」加以分工與合作。

這南北兩大模式,將可能把台灣的河川保育工作,帶向一個新的可能,它包括兩的層次:

一是河川清流。環保署建立了包括污染源頭管制、稽核、水質檢測等,以及內政部即將推度的廣污水下水道。然而,公部門面臨的稽核人力不足、政府與民間互信不足、民眾對公部門政策認知不足等等,因此,必須透過整合的對話平台,建立民間跟政府新夥伴關係。但是,民間不單單只是擔任「巡守義工」,並單向接受政令宣導而已,而是以社區大學的「準公民社群」參與、培力、監督、互助,從瞭解水污染的結構問題、預算編列、稽核的現實困境、瞭解後續追蹤的現實困境、並形成民間良性力量來「支持也督促」公部門進行河川污染的管控與改善,甚至河川管理權責整合不足等現況,那麼,更開放、更誠實而願意負責的公部門,將得到並促成「良善的民間力量」以「公民社會參與方式」,成為政府的「正向助力」的回報。

第二個層次,就在於建立尋找屬於每一條河流「自己的河川指標」。河川的標準不該只是「乾淨」,及時是統計生態、物種多少也都還是不夠的;河川其實承載了許多公共政策,上游的水源水質水量保護水土林、中游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下游出海口的河海交界生態敏感區,都有可能面臨不當政策造成的必然危機。但除了這些以外,更進一步,「童年記憶保存度」、「水泥化百分比」、「河川潮感變化表」、「河濱生態步道路線」…,總之,這是公部門無法建立的指標,但卻是常民經驗轉化成河川保育的深沈原動力。

然而就整體性的政策而言,還是有相當的隱憂值得關注,例如政府大力推動污水下水道是以BOT的方式行,未來接管後的污水處理費決定,以及營利事業擔任公共設施的「市場性」與「公共性」之間的定位,都將會是未來的地雷。另外,從2004年數次百年洪水的大水災,河川高灘地的公共設施,幾乎一夕泡湯,尤其是大台北洪氾平原二重疏洪道,更是典型。因此未來對於公部門過度投資於河濱公園或洪水平原的模式,而疏於上游水土保持的承載,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

2005年河川保育,是值得期待的開始,相較於政治紛擾的口水,人民是可以選擇河川來作為「次政治領域」的合作與和解平台,官民合作,跟大自然和解。河川是一個生活圈,也是公共的場域,更讓不同年代的不當開發與污染留下了持續的傷痕。而且不同河流有不同河流的生活展演,不同河段也有不同河段的身世與故事,所以河川作為一個「公共政策」的論壇場域、「公民社會」的行動空間,流域的地理就是歷史,人跟河的生活與倫理就是健康教育。多年來的社區運動,即將產生什麼河川保育以及更多的形式、結構上的連動,且讓我們拭目以待,也挽起衣袖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