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齁齁地叫」是史前館配合節令推出的生肖特展,展出時間為2007年的2月16日至2008年的2月3日。承繼猴年以來的架構,由自然史、史前史與原住民三個主題來說臺灣「豬」故事,2007年再延伸到同為南島民族的夏威夷原住民,以擴展觀眾的視野。
臺灣豬的來源,應是冰河期與中國大陸陸連時過來的,是華南野豬的分支。早在舊石器時代,臺灣便發現了豬骨化石。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發現豬骨的遺址越來越多,所出土的豬骨數量也越來越多,推測當時人口增加,豬的消耗也增加。高雄小溪貝塚遺址出土的豬骨,確定鐵器時代已有家豬。史前人類也利用豬牙當作裝飾,如十三行遺址出土了穿了孔的豬牙飾品。不止如此,卑南遺址出土的野豬陶偶、十三行遺出土的陶豬頭以及舊香蘭遺址出土以骨角製作的豬頭(見圖一),雖然用途不明,但說明了豬與史前人類的關係非比尋常。
蘭嶼的小耳豬是雅美族(達悟族)的財富,在日常生活中人與豬有較多的互動,相較於飼養來食用的豬,他們得到較多的自由,因此有臺灣最幸福的豬一說。因為互動多,對豬觀察入微,以陶土作的豬偶線條簡單但模樣生動可愛。蘭嶼的小陶豬偶,可提供史前遺址出土之豬型陶偶一種可能的解釋。
臺灣常見的本土豬種是臺灣野豬(Sus scrofa taiwanus),就是一般所稱的「山豬」。山豬取食時破壞農作,繁殖、生長都很快,體重可重達120公斤,且非常聰明靈活,對原住民形成威脅。成年公山豬的犬齒,是攻擊的利器。臺灣原住民中的魯凱族與部分的排灣族,以公山豬犬齒的長度,來計算狩獵的成績,用代表榮耀的百合花作為山豬英雄的象徵,狩獵也是雕刻的重要主題(見圖二)。鄒族與泰雅族用山豬犬齒作成臂環,並以人髮為飾(見圖三),是不是說明了獵大山豬和馘首是同樣勇敢,值得驕傲的呢?我這樣推想。
從文獻及田野經驗發現豬對臺灣原住民十分重要,從個人的生命禮儀到部落的儀式,豬是不可或缺的,但當特別去整理豬的傳說時,卻發現只有鄒族有較完整的山豬故事:山豬首領在晚間幻化為俊美青年,與鄒族少女相戀,少女的哥哥發現後在青年變回豬形時射殺了牠,引來大批山豬報復,與族人之間發生慘烈的爭鬥,最後在外打獵的族人用計將山豬燒死,從此以後山豬的數量就變少了,體積也變小了。
同為南島民族的夏威夷則有稱作「卡馬普阿阿(Kamapua’a)」的豬神,卡馬普阿阿生下來時是一條繩子,之後長成豬,他非常擅長種芋頭,所以同時也是芋頭之神。因為偷了歐胡島王歐羅帕那的雞,三次遭到大批人馬的追捕,第一次他以變身死裡逃生,第二、三次都以巫術脫身,而且使對手傷亡慘重,最後一次他遭到支解,卻又復活,甚而吃了歐羅帕那,因而成了有強大力量的神(Akua)。至今人們仍相信卡馬普阿阿的存在。
豬與南島民族從史前時代開始,漸漸發展出親密的關係,豬骨出現的多寡、豬骨的利用,以至豬偶、豬雕刻出現都是這個發展的證據。山豬的生物屬性經不同文化的詮釋,表現為故事傳說,與文化相結合,豬在不同的文化中,呈現出多元中帶有一致的風貌。由故事與傳說,可以認識豬的本質;由豬,更可以了解文化的多元樣貌,豬不再只是盤中的食物,更是一條認識文化多樣性的路徑。
詳情參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豬齁齁地叫」生肖特展,展出時間為2007年的2月16日至2008年的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