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杓鷸吐食繭的生態記錄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大杓鷸吐食繭的生態記錄

2007年03月04日
文字/攝影:蔡嘉揚

什麼是食繭(Pellet)、排遺(Faeces)?

食繭是鳥類或是其他肉食動物捕食獵物將其無法消化之硬物如毛髮、骨頭、硬殼等,不經過消化系統的排泄器官排出,而直接從口中吐出的物體,其中鳥類以猛禽之隼科、鴟鴞科吐食繭的習性最為明顯。而排遺則是經過消化器官消化無法分解的物體,仍會有少數的硬物碎片,伴隨著氨氮等代謝廢物從泄殖腔排出的糞便,所以食繭和排遺都是研究鳥類食物的種類、大小和能量進出等訊息最佳的間接證據。

大杓鷸吐出來的食繭夾帶一支蟹類完整的螯腳     大杓鷸的排遺

謎樣的彰化肉粽角大杓鷸覓食生態

已經困擾我10多年的彰化肉粽角大杓鷸的覓食生態和食性,最近已經有比較清楚的輪廓,曾經高達3000多隻全台灣最大的族群數量利用大肚溪口南北岸的灘地環境棲息覓食,可見這裡有大杓鷸最佳的覓食和棲地利用策略,竟然是以夜間為主要覓食方式,主要的食物種類我猜測是一種夜間活動的多毛類。夜間覓食之後,整個白天的退潮幾乎是不吃東西,僅隨著潮水漲退而休息或飛行進出。這是相當有趣的覓食行為,在全世界研究大杓鷸生態的相關文獻中,幾乎找不到類似的覓食模式。以後有機會陸續在電子報中跟大家分享大杓鷸生態最新的研究成果。

肉粽角大杓鷸白天隨著潮水漲退幾乎都在休息狀態

大杓鷸的排遺和食繭

過去在肉粽角灘地上當整群棲息的大杓鷸隨退潮飛出之後採集到的多半是排遺,很少發現有食繭。或許跟採集的時間有關,如果食繭產生的速度比排遺還快,則吐食繭的時間多半在潮水滿潮之前,有食繭的話大概都被潮水給淹沒了!2007年1月31日拍攝記錄大杓鷸吐食繭的過程,吐出來是標準顆粒狀食繭。吐食繭的時間非常短,大約只有2-3秒的時間。

張口呈嘔吐狀     食繭正從口部吐出

明顯可見的食繭     食繭落地

2007年2月1日再去肉粽角記錄一次大杓鷸吐食繭,我選定一隻大杓鷸持續觀察,很幸運的沒多久就吐了食繭,真是讓我大開眼界,這隻大杓鷸吐食繭的過程首先脖子會鼓起來,然後開始嘔吐狀,最後竟然吐出一大塊膠狀、片狀的物體,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粒狀物。可惜潮水漲上來,無法採集到,否則這樣的食繭一定非常有趣,絕非大眼蟹類的甲殼。

吐食繭之前發現脖子突然鼓起來     開始嘔吐狀

食繭在口基部位     吐出一塊黏稠物體,不知道是什麼東西?

這個食繭和其他大杓鷸食繭完全不同

解開大杓鷸的覓食生態與棲地選擇之謎

更詳細的機制我還在努力建構中,解開大杓鷸在彰化肉粽角的覓食生態和棲地利用之關係重要的鑰匙是能量,什麼樣的機制曾經養活3000多隻大杓鷸?什麼樣的機制讓大杓鷸選擇夜間覓食為主?這一切的答案就是能量的平衡,諸多的間接證據慢慢可以拼湊出完整的故事,請容許我在這裡大膽先下這個結論,為什麼全台灣最大的大杓鷸度冬地是彰化大肚溪口,因為彰化海岸是「有斯土、有斯蟲、有斯鳥」,也就是水鳥的存在是逐食物而居,而底棲生物的存在則是逐底質環境而居,三者息息相關、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