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災指南自己寫 群眾智慧結晶──防災地方誌 | 環境資訊中心
與城市共生

避災指南自己寫 群眾智慧結晶──防災地方誌

2016年11月18日
作者:鄧東波
前言:這篇文章原是作者在 g0v summit 2016 中的短講內容,其中提到地方誌(local wiki) 的新興概念,是現代草根知識傳播的新媒介,凡如淡水維基館,是社區參與重要的地方文化累積媒介。因此邀請作者將講稿內容整理成文章,在眼底城事中刊登。對於部分讀者來說,或許會偏向技術性的描述文章,但也可將其為理解城市中不同群眾運用不同工具為城市貢獻心力的小故事。

台灣位處於一個災害頻繁的環境,防災意識的建立是克不容緩的工作。事實上,最基本的防災意識之建立,往往是由居住環境開始,充份地了解居往地週遭環境的災害歷史與相關災防資訊,即是培養防災意識的基礎工作。

災害防救法22條第7項亦指出,「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災害潛勢、危險度、境況模擬與風險評估之調查分析,及適時公布其結果」。因此各級政府單位開始製作防災地圖,標示鄉、鎮、村里、乃至於部落之「可能致災位置、防災疏散避難處所、疏散避難和物資運送路線與現有防救災相關資源位置,希望居民可以在平時就瞭解及熟悉災害發生時的必要資訊,利用疏散避難方向之引導,安全抵達避難處所或安全地點,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平時也可藉此認識自我生活環境及各種災害風險,提升災害認知;各級政府也可利用防災圖資作為災時應變、救災指揮及資源調度時的參考。」[1]

圖1:防災地圖作業手冊中的防災地圖範例。圖片來源:鄧東波

然而,防災地圖之立意甚佳(如圖1),執行面卻缺乏資料管理與應用的思維,使得防災地圖的好處無法充份彰顯。大多數防災地圖皆是將一地區的災防資訊一股腦兒地畫在一張地圖上,再存成圖片,雖然可經由網路來取得地圖,會有多少居民會專程到政府的網站來下載地圖?而且這樣的地圖不是線上地圖,缺乏良好的瀏覽介面以供民眾閱讀。另一方面,這種「紙圖思維」的資訊管理,嚴重地限縮資訊的可被再利用的機會,若有人想利用地圖上的災防資訊,再製作一個好用的應用程式,她/他是沒辦法取得這些資訊,除非自行再仿照標示一次。

地圖只是這些災防資訊的載體,以現今發達的資通訊技術,只要災防資訊本身是結構化的資訊,要放在那個地圖上都不是一件難事,因此,防災地圖應該著重的是在地災防資訊的產製和管理。

防災地圖也具有一個特色,其內容可經由政府和民眾一起完成,政府單位可以提供各項災害潛勢,這是一般民眾無法自行生產的資訊,但在地居民卻可以貢獻歷史災情,而從可能的致災位置,在地居民也應該比政府單位更清楚避難路線和疏散方式,對於避難處所和安全地點,在地居民也有可能有更好的建議,對於災時應變、救災指揮及資源調度,居民的在地知識可能是讓這些工作更有效率的參考依據,但目前的防災地圖是缺乏政府和群眾合作的機制。

圖2: 全台各鄉鎮村里在lowiki.tw中皆有一個頁面可供編輯。圖片來源:鄧東波

網路上的群眾協同創作並不是一件新鮮事。維基(wiki) 即是一種允許眾人在線上協同創作和共同編修網頁內容的系統,最典型的範例就是維基百科(Wikipedia),也就是透過眾人力量所成的百科全書。事實上,維基的出現即是一種典範轉移,網頁內容不僅有由上而下的精英式或專業式生產,更多的內容是依賴由下而上的群眾力量來建構。

維基的架構進一步地被應用在地圖的產製上,開放街圖(OpenStreetMap, OSM) 為一個開放的製圖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透過這樣的平台來製圖,並且免費且開放地使用地圖,全球目前超過 315 萬製圖者參與這個開放的製圖計畫,並貢獻超過 358 億的資料點(node),這個製圖計畫不但成為許多網路地圖服務平台的圖資,也成為災防的利器,從 2010 年海地地震開始,到 2015 尼泊爾地震,乃至於未來,一旦災難發生,全球的製圖者,透過網路的號召,可以快速地的製圖,以提供救災任務的使用。

另一方面,地方誌(LocalWiki) 也是一個維基式協同創作平台,但這個平台並不是在於建立另一個維基百科,而是企圖提供在地居民一個線上共同創作的環境,以建立地方知識,幫助在地居民分享他們對於當地環境之生活週遭的所見、所聞、所知,如在地的歷史、鄉野傳奇,或生活上食衣住行育樂的事物。

圖3:政府開放釋出的災防資訊疊加於開放街圖。圖片來源:鄧東波

基於地方誌和開放街圖的特性,我們企圖結合二者系統,建立一個可協同創作的「防災地圖」[2] ──防災地方誌(lowiki.tw),以集合眾人之力收集和建立在地相關防災知識,並整合政府的防災資訊,而進一步地,也希望居民可以利用這樣的平台分享在地防災知識,以形成在地防災意識,而進一步地培植社區尺度的防災韌性(resilience)。

我們預先建立全台灣所有村里的頁面,因此使用者可以透過查詢找到想要編輯的地方,如圖 2 所示。進入系統後,如圖 3 中的宜蘭市梅洲社區,由上方的地圖,政府開放釋出的災防資料先行置入系統中,在圖中右側,使用者可以選擇欲疊加上所需的圖層,當地居民若要編輯該地方的頁面,不需要重新建置公部門既有的災防地理資訊,而是著重於在地的防救災資訊,如自然環境、歷史災害,如圖 4 所示,甚至當地居民所認知的逃生路線、避難場所和災防物資集結點,如圖 5 所示,而避難場所和災防物資集結點的資料結構較為一致,系統也設計類似於填表的介面,以方便使用者輸入資料,若資料較為龐大也可透過批次方式輸入。

圖4:當地居民貢獻的在地災防知識。圖片來源:鄧東波

圖5:避難收容場所和災防物資結集點位。圖片來源:鄧東波

開放街圖在防災地方誌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僅是單純的地圖,而是進一步的地理資訊管理。防災地圖中,避難收容場所常是當地的學校或社區里民活動中心,這些資訊本來就已經存在於既有的地理資訊系統中,不論是公部門的地理資訊系統,或是開放街圖已經有人建立,如果能重複使用這些資料,則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工作,也就是我們只要在本來的學校或社區里民活動中心再加上災防的相關屬性資料,那這些地理資料則成為災害發生時有用的資料,如圖 7 中,舊莊國小是本來就建立於開放街圖上的資料,我們只要再加入一些災防相關的屬性標籤(tags),這筆資料不但是一國小,災時,也可以成為避難場所,在技術上,防災地方誌可以透過 API 的方式可將資料相互對映。

在地防災意識的建立,甚至於建立社區尺度的防災韌性,不應該只是把防災資訊畫在地圖上,而是應以社區為單元,思考災防資訊的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的整合,讓居民更容易取得相關資料,且能夠參與資料的貢獻,最後居民可以自主管理在地災防知識的建立與管理,防災地方誌(lowiki.tw) 就是一個可以讓眾人編輯在地災防資訊的平台,藉由資料建立過程讓居民了解當地環境,並進一步地來建立居民防災意識,另一方面,平台上的資料是結構化的,易於重複使用,允許資料的應用更為多樣。

圖6: 預設版型使資訊提供容易。圖片來源:鄧東波

圖7: 開放街圖上避難場所的建置。圖片來源:鄧東波


備註:

  1. 防災地圖之製作與應用 http://www.pcc.gov.tw/epaper/10006/map.htm
  2. 鄧東波(2016),OSM 與 LocalWiki 的整合:支援社區層級災害管理,g0v Summit 2016, http://www.slideshare.net/dongpo/osm-localwiki

 

※ 2016/11/14 作者補充:在文中所提到的「防災地方誌」(lowiki.tw) 是由台灣開放街圖社群參與者所建立,獲得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補助經費,並由該中心專家學者參與指導。

※ 本文轉載自 眼底城事〈防災地方誌: 防災、在地、與群眾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