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處學不到的在地知識課 利吉國小跟著農業地圖認識家鄉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別處學不到的在地知識課 利吉國小跟著農業地圖認識家鄉

【地質公園】利吉惡地形的故事:教育篇

2015年05月13日
本報2015年5月13日台東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3月台東縣卑南鄉已是豔陽高照的天氣,20日星期五下午,富山國小利吉分校的師生,分搭兩部小貨卡,展開一段屬於利吉社區的「農業地圖」之旅。孩子們雀躍地指認沿途地景,釋迦、芒果、誰的家,一路上話聲、笑聲不斷,遇到認識的阿伯和阿嬸,還會元氣問候。「本位教學」這一年來就等於孩子們開心的代號,社區長輩化身孩子王傳授在地知識,別處可學不到呢!


小貨卡帶著孩子前進社區,並成了臨時教室。攝影:廖靜蕙。

芭樂好吃的祕密 社區孩子先知道

位於台東縣卑南鄉的利吉村,以惡地形聞名,此地傳聞有微量元素鎂的作用,種出來的釋迦、芭樂以及芒果,特別好吃,頗受消費者喜愛,因而促成當地農業地景自成一格,是利吉村最重要的資產。

這學期利吉分校的「社區本位教學」,即以農業為主軸,透過4次課程,帶孩子走訪社區中的幾個重要農作物產地。

社區本位教學,簡單的說,就是以社區為教學主體,內容以本地的知識為主,外部的知識體系為輔;教學場域以社區為主,由社區居民擔任老師。

3月第一次課程主題是「社區農業地圖」,由利吉社區發展協會邀請前村長曾金仁擔任講師,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楊炎湫、利吉阿幫安農場的曾怡潔(曾金仁的女兒)擔任助教,社區居民也義務協助提供小貨卡擔任駕駛,帶著孩子們走訪社區每個角落,繪製成利吉村農業地圖。


曾金仁老村長帶孩子們認識芭樂葉片。攝影:廖靜蕙。

坐在小貨卡上,社區老師不忘沿途說明每戶人家是誰,種了那些作物,在社區裡擔任什麼職務,一路尋找社區的農業足跡。社區老師們早已尋找幾個制高點,進行定點講解,也有利於孩子們觀察,並繪製成社區農業地圖。

提到利吉,最有名的就是釋迦、芭樂和芒果,再其次是香蕉;偶爾可見荖花、荖葉這類檳榔配料作物以及百香果,構築成利吉區域產業的面貌。

老村長曾金仁卸任後專心當起社區解說導覽老師,不但對於利吉的歷史熟捻,惡地形、混同層這幾個地質學上的專有名詞,也能解釋得讓大家頓然開悟,可說是本位教學最重要的老師。他希望讓小朋友認識當地產業,引起對農作物產業的興趣,能幫助或投入農業、認同社區產業。

對於農業,他主張健康管理,認為要有健康的土地才能生產健康的農產品,期待當地能逐漸轉型,不使用化學物質,目前則停留在安全用藥的「吉園圃」認證。

農法友善環境多重要  到現場走一次

當地也在台東農業改良場輔導下,以草生栽培取代除草劑淨空土地的農法。兩者的差別,只需帶著孩子們親眼見證,立判高下。除草劑看似有效維持了「乾淨」、勤勞的標準,但表土裸露一經豪雨沖蝕,便形成一條條的侵蝕溝,表土隨之流失。土壤不見了,也造成水道淤積的問題。


使用除草劑雖讓果園看似乾淨,但是一經雨水沖刷,就有土石流失的危機。攝影:廖靜蕙。

這幾年來,社區致力於更友善環境的農法,不但大人的農法正在改變,更要傳遞正確觀念給孩子。無論是草生栽培或是不使用化學肥料藥劑的農法,都是友善環境的具體作法。

看到孩子們分不清芭樂、芒果葉,老村長直接帶孩子到芭樂園上課。「你們仔細看,芭樂的葉子是對生」並拿出事先準備的芒果枝葉,「芒果葉子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像爬樓梯一樣的互生。」實地講解勝過課堂上夾纏不清的語言解釋。

正在芭樂園忙碌的阿嬤,聽到小朋友們的叫聲,也隨著現身,看到這麼多小朋友來訪,非常開心。於是放下手邊的事,專心摘起芭樂,給師生每人一顆,孩子拿到現摘芭樂開心地叫著笑著,不忘說「阿嬤謝謝!」

從社區延伸到課堂學習  活化知識

利吉分校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的方式,從教學內容共同討論,現場的照片,如釋迦、芭樂等照片,由社區發展協會提供;教學與示範嫁接由社區解說,教學PPT、學習單由分校老師們設計。

當社區講師上課時,則由分校老師從旁管理學童秩序,還比學生認真學習,因為他們要將課程延伸到數學、社會這些課程中。


老師讓孩子指認作物種類與分布。攝影:廖靜蕙

4月,老村長帶孩子到果園實地觀察。在慣行農法的釋迦園中抓蟲,但因地表裸露乾枯,幾乎只能在枯枝落葉中或樹上找蟲蟲;曾怡潔在草生栽培的果園先介紹過原理後,讓小朋友自由抓蟲,讓蟲進入觀察箱裡進行解說。小朋友分不清昆蟲種類,因此誤抓蜘蛛、蝸牛,正好趁機教大家分辨。

中年級的林老師認為,出來熟悉自己的社區,至今孩子已能看到作物指認名稱,跟課堂上只能紙上談兵講解相比效果更好。雖然工作量增加,不過孩子能親自走訪自己的社區、有能力繪製地圖,課堂上話題也增加,這都是社會科教學目標,而且學習效益更顯著。

留住利吉分校 孩子更認同社區

利吉分校師生至今約30位,因人數少,1995年併入富山國小成為利吉分校;2005年就常名列「廢校」榜單。十年前藉由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研究團隊,在當地跑田野,並將所見所聞呈顯給居民,凸顯了學校在社區的重要性,使得原先主張廢校的居民,意識到分校所具備的知識中心、社區中心等功能,學校若不在當地,孩子對社區的認同感也不強,因此倡議留住分校。

2013年又有廢校之說,但社區居民決定以實際行動支持,經與研究團隊合作,示範一學期的課程規劃,這學期由利吉社區與分校主動規劃,以生態農業為主題,讓孩子認識可永續的農業產業;研究團隊則退居幕後,協助記錄。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