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
摘錄自2016年11月22日中央廣播電台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環境網站ENN在21日報導,鳥糞有助於北極降溫。
這項結果是出自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大氣科學家所做的最新研究,他們正致力於更瞭解北極氣候系統中的關鍵因子。
根據這份刊登在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並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特別介紹的報告,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皮爾斯(Jeff Pierce)與研究生科德羅斯(Jack Kodros)提出證據,指北極夏季海鳥聚居地的糞便所釋出的阿摩尼亞(ammonia),與大氣中的氣膠微粒(aerosol particle)有關。而這些粒子會接著影響北極的雲層性質與氣候。
皮爾斯與科德羅斯透過觀察與電腦模擬,確定遷徙性海鳥的聚居地,對北極夏季的大氣粒子與雲層具決定性影響力。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還包括加拿大達爾豪希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與加國環境及氣候變遷部(Environment and Climate Change Canada)研究人員。
報告指出,海鳥聚居地糞便所釋出的阿摩尼亞,與夏季時大氣粒子增加有關。這些粒子可散遍北極,形成雲滴,繼而將陽光反射回太空,達到淨冷卻效應(net cooling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