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你看這顆石頭好像猩猩!」「那隻蜻蜓好漂亮喔!咦?樹葉裡面是不是有隻狐狸?」這是《我們的森林》與孩子的互動,也是作者邱承宗心目中,森林帶給我們的驚奇與想像。
全書無文字的生態繪畫,從微距觀察赤星瓢蟲開始,拉遠鏡頭到森林中的動植物景觀,最後再聚焦至大冠鷲清澈的瞳孔,彷彿在不言中述說著一個故事,一個藏在森林中神祕地戴著綠色面紗的哀傷故事。
一昧地故弄玄虛不是作者的本意。其中,對稱的安排以「請勿餵食動物的」標誌做為分隔點,往前是生態樂園的寫照,往後則是人類以萬物之長的心態開始破壞森林、野放如非洲大蝸牛、扁竹節蟲等外來種,造成嚴重的生態問題。
書末的大冠鷲低頭俯視著森林,究竟是準備俯衝抓取獵物?還是無奈地接受森林的變化?作者沒有給我們答案,卻建議讀者倒著翻回去讀,感受另一種閱讀體驗,也可以找找藏在書中的畫中畫。
釋放五官 享受森林
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蔡幸珍說,當她帶著學生讀這本書時,有小朋友發現藏在樹林間、石頭上的畫中畫之後,其他人便開始踴躍上臺分享他們找到的「秘密」,許多甚至連附錄裡都沒有提到。
在孩子們仔細探索書中森林的同時,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課程研發組組長林愛玲說,臺灣森林的面積約有210萬公頃,約佔臺灣面積十分之六。雖然我們離森林很近,心卻離森林很遠,對森林陌生又敬畏,因而不敢親近。如果我們勇於探索和觀察,森林便是個能夠讓我們完全釋放五官,享受生命的地方。
但許多部分現代人享受森林的方式,真的就是書中描繪的那樣──走在架設完善地步道,看著解說牌上的風景照。
這也正是書中最突兀也最深刻的轉折。邱承宗說,「當人類穿著便鞋,輕輕鬆鬆地走進森林,在人工整治的棧道賞花、漫步或是從事其他休閒活動,森林已不再是森林,不過是居家附近擁有較多樹木的公園。」
你又是怎麼親近森林的呢?是不是有機會像孩子們一樣,重新發現藏在森林綠色面紗底下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