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世界無車日 | 環境資訊中心

2016年世界無車日

2016年09月21日
作者:林睿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執行)
城市裡的空氣污染。攝影:洪郁婷。環境資訊協會資料照
城市裡的空氣污染。攝影:洪郁婷。環境資訊協會資料照

穿越重重車陣、不曉得吸了多少廢氣後終於到達上班地點,一天的開始總是糟到無話可說──這也是你每天早上的生活寫照嗎?

意識到車子造成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1998年,法國有35個城市響應「在城裡,我不開車」(In town, without my car!)行動,此後,歐盟將整個活動擴大到歐洲,訂定9月22日為無車日,呼籲大眾不要開車,用步行、自行車等方式度過這一天。

而從2002年開始,無車日更擴充到為期一週的歐盟易行周(European Mobility Week),鼓勵世界各城市在這期間實行自己的無車方案,讓長期在都市緊湊步調下生活的人們,都有機會體驗不同的生活方式。根據歐盟易行周官方網站,2016年活動主題為「智慧與永續交通(Smart and sustainable mobility - an investment for Europe)」,總計有51個國家共超過2,300個城市響應無車行動。

無車日除了創造出一天、或一個星期「無車的日子」,更重要的意義還是希望大眾體驗之後,最終能夠發展出可行性較高的無車生活方案。主導易行周活動的歐盟委員會也因此在每年都設立獎項,鼓勵執行力較高的城市。然而,除了舉辦體驗型的節慶活動,有許多城市迫於現實,必須將無車日融入日常,包括印尼雅加達巴黎、北京都曾實行車牌限行制度,以幫助舒緩交通,或者是為了減少空污。

儘管「無車」的理由不盡相同,每個城市的出發點仍有共通點──希望能夠擁有更好的生活。根據聯合國世界人口趨勢預測,2050年將會有70%的人口會集中在都市。依照趨勢,將來只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到城市謀生,如何能讓這麼多的人都獲得好的生活品質?或許關鍵就在我們選擇了什麼樣的交通方式,不只是考慮到自己是不是方便,而是能讓大多數的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愛的方式在城市悠遊。

作者

林睿妤

念過森林,見過幾次微光透入林子的魔幻場景。現在覺得世事不能勉強,但願還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