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布局台灣離岸風場的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灣辦公室昨(6)日正式揭幕,同時宣布將與中鋼合作,共同開發彰化外海29號風場。
中鋼表示,將透過合作案借重CIP在離岸風場開發的經驗,也為離岸風機技術與產業鏈在地化鋪路。CIP目前爭取的三個離岸風場都還在環評階段,如能順利取得開發許可,加上中鋼的合作案,風場將達到四個,裝置容量共2000MW。
中鋼、CIP、DGA共同合作 用市場換技術與經驗
中鋼6日與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旗下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III K/S(CI III)及三菱商事子公司香港Diamond Generating Asia(DGA)簽署合作備忘錄,三方將共同開發彰化外海29號風場。
29號風場即為中鋼投資的「中能離岸風力發電開發計畫」,總裝置容量500MW,9月29日剛通過環評初審。中鋼引入丹麥CIP與DGA,主要是借重外商在離岸風場的開發經驗。
中鋼董事長翁朝棟坦言,從風場先期設計規劃、投資規劃、到運維規劃,台灣還欠缺很多技術。中鋼才剛開始踏入離岸風電領域,又負有本土化的任務,必須找到好的廠商共同合作,這是「用市場換取技術」。
29號風場建設經費估計約900億,三家公司投資比例都還未定,風機廠商也未選定。中鋼執行副總經理王錫欽說,有決心與中鋼的離岸風電零組件國產化產業聯盟(Wind-Team)合作,加強產業鏈在地化,將會是評估風機廠商的重點。
丹麥CIP在台辦公室揭幕 強調在地化合作
CIP從去年八月開始加入台灣離岸風電市場,積極爭取彰化外海27號(彰芳)、28號(福芳)與西島離岸風場的開發。目前三個風場都還在環評階段。
布局14個月,CIP台灣辦公室6日正式揭幕,經濟部次長楊偉甫、能源局長林全能等政府官員與眾多投資夥伴均出席典禮。
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Jesper Krarup Holst)表示,三座風場裝置容量共1500MW,預計可供140萬戶以上的家戶用電。CIP有工程的能量,也有財務實力,「CIP努力爭取,不會缺席」。
侯奕愷說,CIP重視在地廠商合作並積極培育在地人才。五月就與台船簽署合作備忘錄,予以台船優勢供應權;九月與彰化縣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發展彰化運維碼頭。CIP也計畫跟彰化建國科技大學合作,培育彰化子弟,特別是漁民子弟,成為未來風機與風場運維的技術人才。
由於台灣綠色電力也在爭取的27、28號風場,形成二家業者競爭的場面。經濟部能源局組長陳崇憲表示,將以先通過環評的業者為主。此外,離岸風機潛力場址與非潛力場址均必須於年底前通過環評。未完成環評的風場將由能源局收回,另行規劃區塊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