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的Smart Cities是如何開始的?」 一個文字工作者的觀察小記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柏林的Smart Cities是如何開始的?」 一個文字工作者的觀察小記

2017年12月22日
作者:陳怡樺(文字工作者)

連日致災的暴雨、雨季卻久旱不雨或入秋仍持續高溫,這些可直接感受的氣候變遷效應早已出現在你我的日常生活中。11月下旬,筆者幸運參與由IJP(International Journalism Program)統籌規劃的參訪,以因應氣候變遷的Smart Cities為主題,拜訪正在柏林發生的各種小實驗大創新。

第一站是EUREF campus(EURopean Energy Forum Campus,本文暫譯為新創綠能園區),這個由老煤氣工廠改建而成的園區,似乎也象徵著德國企圖從傳統石化燃料全面轉型永續綠能的變革決心,全區分以循環經濟、氣候變遷調適、生產數位化與電能運輸等四大產業主題。設立至今,Deutsche Bahn、Schneider Electric、Cisco、 Alphabet、General Electric、 Hubject等跨國指標型企業,皆於此設立兼具研究創發教育等功能的辦公室,一起替可預見的困頓未來尋找解決方案。

原是老煤氣工廠的EUREF campus的地標。(攝影/ 陳怡樺)
原是老煤氣工廠的EUREF campus的地標。攝影:陳怡樺。

2010年,Climate-KIC在歐盟的支持下成立,辦公室也設在EUREF campus。面對嚴峻的氣候變遷考驗,Climate-KIC的首要任務是,立基於永續發展的基礎,邀請各界一起展開應對氣候變遷的各種積極行動。「透過大學、線上學習平台等教育系統,邀請更多歐陸的年輕人一起思考解決方案,以協助新創事業成立,並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教育部門負責人Julia Rawlins認為,促成許多企業界和教育界的跨界合作是Climate-KIC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也因此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在這裡發生,成立十年來,數十個以因應氣候變遷為主題新創公司在此誕生,超過百個的計畫在此實現。這些行動也同時回應2016 年 11 月 14 日德國聯邦議會剛正式通過的「氣候變遷行動計畫 2050」。

城市轉型是Climate-KIC的重點工作方向之一,根據Climate-KIC的研究發現,60%至8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城市,同時城市也是最強而有力的行動方,Climate-KIC提出SSD(Smart Sustainable Districts,本文暫譯為智慧永續生活圈)的概念,以區域為維度作為城市轉型的基礎,從低碳交通、智慧電網、節能建築、有效水資源利用及公用綠地等方面作為城市轉型的關鍵節點,目前柏林、倫敦及巴黎等城市皆有區域參與其中。Julia Rawlins也談到,「氣候黑客松」(Climate Action Hackathon)也是公民之間常用的討論方式,在地問題在地解決,也藉此提高一般民眾對於氣候變遷議題的關注度。

節能,從未雨綢繆開始

根據聯合國推估,2050年都市人口將再增加25億人,加上各種電力需求增加,屆時全球能源消耗可望增加至現在的1.5倍。根據估算,全球能源使用效率必須提升至現有的3倍,才可能應付屆時的需求。聯合國的數據看似遙遠,回頭看台灣,極端氣候發威下,光是今年已連續幾次突破單月的最高溫,用電量也持續攀升,夏天開冷氣的時間甚至延長到了11月。然而,「垂直聚落」的集合式住宅、辦公大樓是現代常見的生活形式,綠建築方興未艾,同樣於EUREF Campus設立研發點的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電機),除了在交通運輸上研究解決方案外,也嘗試在建築上找出解方。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電機)位在EUREF Campus的研發點中心,圖為項目經理Harun Kavakli。(攝影/ 陳怡樺)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電機)位在EUREF Campus的研發點中心,圖為項目經理Harun Kavakli。攝影:陳怡樺。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和國際能源總署(IEA)的數據指出,截至目前,將近50%的工業建築的能源使用效率尚可,但卻有超過80%的商用及民用建築的能源使用是不符效率的。「提高建築物的能源使用效率,對能源轉型十分重要,而能源使用需回到安全、可靠、有效、可持續等四大要件檢視。」ZeeMO Base項目經理Harun Kavakli說明,評估一棟建築物的能源使用是否有效率,要讓這些看似獨立的使用節點是否被「串連」觀察,比如配電管路、自動化偵測、即時雲端監控等數據是否被有效分析,並與相關領域連結,比如室內溫度監測與天氣預報連結,便可有效控制當日的室溫。

Schneider Electric項目經理Harun Kavakli透過建築物監測系統說明本棟建築的監控現況。(攝影/ 陳怡樺)
Schneider Electric項目經理Harun Kavakli透過建築物監測系統說明本棟建築的監控現況。攝影:陳怡樺。

Harun Kavakli參與這棟位在EUREF Campus裡面的辦公室的建造,這棟建築裡充滿了各項創新的技術,從太陽能電板、電子充電站、智慧電網到大樓自動化,輕鬆掌握室溫、暖冷氣設定、窗戶開關、電燈開關及相對應日照照射溫度等。他驕傲地說,我對她太熟悉了!相較於同類型的建築體,她節省了28%的能源。根據施耐德電機的經驗,由建築物管理系統提供的數據充分「橫向連結」,能源可大幅減省30%至50%。Harun Kavakli也談到,老建築引入監測系統會花相對多的建置費用,但卻能大幅減省老建築物的能源消耗。

「搖籃到搖籃」的省能住宅合作社

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研究數據顯示,現今全球約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城市的能源消耗占了全球能源消耗的60%至80%。聯合國也曾預測,2050年將超過70%的人口集中在城市,而城市人口的大幅增加,意味著新建築的需求也增加。

柏林素有「合作住宅之都」的美譽。此行當然也不能錯過「合作住宅/住宅合作社」。成立於1999年,以永續城市發展、推動合作住宅惟主要工作的《id22:創造性永續協會》也是推動者之一。緊鄰Spree河岸的Spreefeld Berlin eG(合作社)由id22催生而成。2014年完工的Spreefeld 社區由三棟建築組成,佔地約2200坪。Spreefeld合作社的住戶社員、也是該社區的協同建築師Jörg Finkbeiner談到,工業革命開始以來,人類已經使用了超過原本預期的資源,目前非綠建築形式的能源消耗更占所有能源消耗的四成之多,若不改變傳統或現有的建築形式,能源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Spreefeld社區。(攝影/ 陳怡樺)
Spreefeld社區。攝影:陳怡樺。

兩德合併以來,柏林恢復為首都,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城市的新興區域有如大工地一般正積極建設,可預期柏林的新房子會越來越多、房價也會越來愈高。Jörg Finkbeiner說,Spreefeld社區以「合作住宅/住宅合作社」的運作模式,社員以可負擔住宅為共同目標,一起討論完成適合大家居住的節能住宅,住在這裡就像住在一個「小村子」,在這個村子裏,住民共用洗衣房、健身房、屋頂露台等公用空間。


Spreefeld合作社的住戶社員、也是該社區的協同建築師Jörg Finkbeiner站在屋頂說社區故事。攝影:陳怡樺。

身為「搖籃到搖籃」循環經濟信徒的Jörg Finkbeiner說明,Spreefeld社區以環保建築材料為優先,大量且合理地使用木材,如木板外牆、木板保溫層、實木陽台等,該社區設置有太陽能發電、地熱系統的再生能源。

11月下旬的柏林已是深秋,正好俄羅斯颳來的寒風來襲,加上連日細雨不斷,白天溫度總在三到五度間徘徊,凍得連當地人都說,柏林的冬天真教人抑鬱啊!穿梭在這些他山之石之間的吉光片羽,總不免對德國的總總革新驚嘆連連,但轉身想想台灣已經開始了那些行動,似乎也不需要那樣妄自菲薄,只要目標確定、步伐篤定、腳步會更輕盈一些。

Spreefeld社區的屋頂花園。(攝影/ 陳怡樺)
Spreefeld社區的屋頂花園。攝影:陳怡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