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可能不再是自然現象。一篇發表於《生態通訊》(Ecology Letters)期刊的新研究揭露,全球暖化造成的炎熱氣候可能會阻礙野火後森林的復原。
加州近期發生數次有記錄以來最具破壞性的森林野火。州長布朗(Jerry Brown)警告,氣候變化可能使這樣的極端事件成為「新常態」。
在美國西部炎熱乾燥的氣候條件下容易自然發生野火,有助營養物質的循環和新植物的生長。然而新研究顯示,全球氣溫升高可能會阻礙這種自然循環,進而導致野火肆虐的森林地區遭到長期性的破壞。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生態學家史蒂文斯魯曼(Camille Stevens-Rumann)博士帶領研究團隊調查了森林大火地區的復原狀況。
研究團隊檢查了洛磯山脈中的1485個地點,這些地點在1985年到2015年間都曾受火災影響。他們將受檢地點生長的幼苗和附近未受火災影響地點的生長情況做比較,判斷每個地點的森林復原狀況。
比較早年和近年火災地點的生長情況後,團隊發現火災後沒有幼苗再生的比例從19%增加到32%。科學家在論文中寫道:「20世紀末的野火相比,21世紀的野火後樹木再生情況大幅減少。」
將這些結果與該地區變化中的氣候資訊比對顯示,全球氣溫上升正在影響森林的更新復原,尤以乾旱地區最為嚴重。
「生長於氣候耐受性邊緣的乾燥森林最有可能在野火之後變成非森林。」科學家寫道。
自然災害與氣候變遷相關性越來越高,環境智庫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資深分析師加特納(Todd Gartner)認為,氣候變遷是加州近期野火事件的導火線之一。
科學家已經找到溫度和降雨、土壤濕度變化——這些因素都受到全球暖化影響——和野火發生機率之間的關聯。
新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對野火的影響可能會產生長期的後果。
「科學家、管理人員和大眾希望瞭解日益頻繁的火災,並做好準備。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氣候暖化之下,野火很可能使森林變成低密度森林或非森林。」科學家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