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連5日的青衣戲棚日前結束,有民間團體估計,80個小食檔每日消耗即棄餐具,多達4萬份;另一關注團體更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內,收集過千枝竹籤。綠色朋友都在努力回收,推動「裸買」,但減廢效果真的有如杯水車薪。
青衣戲棚結束 即棄餐具滿山
我無意潑冷水,但可以想像,這個製造海量垃圾的「盛事」,就如滿瀉的大水缸,大家再拼老命拿瓶瓶罐罐接水,也不可能治本吧。何況現場收到的,大部分是用完即棄的刀叉杯盤,即使看來可回收的寶特瓶鋁罐玻璃,不少也因為被污染而變成垃圾,非常無奈。
在民間壓力下,食物環境衞生署這兩年也加入這場「接水」行動,擺放更多、更大的垃圾桶,也加密了清理頻率。市容不錯是改善了,數年前的「垃圾山」不再,但是這些措施,說穿了無助源頭減廢,因為大水缸仍然不斷滿溢,垃圾只是從小垃圾桶,有效率地搬進大垃圾桶,再搬到大家眼不見為淨的特大垃圾桶——掩埋場裡。當然,在政府部門切割的分工下,減廢回收,並非食環署的優先任務。或者該問,負責減廢這一關的環保署,在青衣戲棚有何作為?
台設容器租借 增綠色氛圍
我曾是青衣街坊,知道青衣戲棚是在地的傳統盛事,但就是不忍也不甘心熱鬧背後,為啥總免不了「資源大花筒」的俗?舉行盛事與製造垃圾,彷彿在香港存在隱然的因果關係,害大家身陷尷尬:一邊廂,我們知道塑膠圍城,塑膠微粒處處,會在社交媒體的污染新聞上按「嬲嬲豬(香港用語,表示生氣、憤怒)」;但另一廂,只要步入「乜盛事、物盛事」的會場,每個人都有意或無奈地成為製造即棄塑膠的推手。
筆者最近獲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之邀,考察當地的廢物管理。交流期間,當地環保夥伴提到台灣的兩件盛事。其一是有16年歷史、每天吸引近10萬名樂迷進場的台中爵士音樂節。為了在現場實踐源頭減廢,台中市文化局、低碳城市推動辦公室去年首創「環保容器租借」,5天內吸引近2000名公眾響應,用租來的餐盤在小食檔消費。用租借餐盤可用折扣價買小食,歸還餐具則可退回押金。
自備餐具 無塑兼有購物優惠
相對於參與音樂節的10萬人次,區區2000人租用環保餐具,成效有限。但在我看來,這卻是政府部門在減廢上帶頭走的一步,以創造氛圍。且看今年的音樂節,減廢步伐可以走多遠。
如果說台中音樂節「小兒科」,不如留意近期舉行的宜蘭綠色博覽會。這盛會在3月31日至5月13日間舉行,預計造訪人數超過40萬。活動開宗名義以「實踐・綠行動」為主題,進取地提倡園區「全程無塑」,攤位不提供塑膠袋、即棄餐具、甚至塑膠飲管等,凡自備餐具者都有購物優惠。
這些減廢措施談不上石破天驚,卻是源頭減廢的最佳寫照。由政府率先收緊甚至關掉浪費的「水龍頭」,大家便不必找鍋碗瓢盆忙於接水,還可促進出租餐具的綠色市場。這個主導角色,民間社會無法替代政府擔綱演出。
「事倍功半」與「事半功倍」,同樣用那四個字,但效果大不同。在盛事的減廢工作上,縱使民間再努力,也需要政府爭氣、有承擔地多走幾步、多跨大幾步,才能為盛事添上更多綠色。
※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刊於《香港經濟日報》,原文標題〈盛事源頭減廢 政府須更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