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後對環境與食物的影響究竟為何?台灣與日本公民成立「輻射防護聯盟」,5日在台北舉行記者會,宣示將引進國際先進、客觀、公開透明的輻射檢測技術,建立民間輻射檢測實驗室,並監督政府輻射檢測與防護工作。
聯盟提出要求,各國政府應公開透明揭露所有的輻射偵測、檢測資訊,以及產證明與輻射檢測證明(雙證)並能夠溯源,所有雙證資訊必須全部公開,消費者在貨架上能夠識別;販售商品應公布輻射檢測劑量,讓消費者有所選擇。
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更針對台灣的核食管制,指出應該「決戰境外」,與國際食品輻射檢測一致,不應「獨樹一格、標新立異」,應與日本民間具公信力的檢測機構互認合作,減少重複檢測與浪費。方儉批,原能會核研所的檢測已無公信力,應將檢測轉移至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以保護國人健康安全。
方儉日前與蘋果日報合作,拋出抽檢13件日本食品結果,結果雖未超標,但有二件靜岡茶葉中驗出銫-137。方儉批,台灣雖然「假裝」管制核食的「動作」,但他這一次的抽驗,就戳破了台灣核食管制失控的真相,根本都在「打假球」,早就破功。
方儉指出,日本靜岡茶葉含有福島核災核種,不只是他這次的抽查,過去220件被衛福部查獲輻射超標的食品中,靜岡茶葉佔了最多數。但這本來在政府承諾下,是不應出現的,這代表只禁止福島、千葉、櫪木、群馬、茨城五縣輸入食品根本不夠,應立即禁止靜岡茶葉輸入台灣。
「寧可錯殺一萬,不可放過一個。」方儉認為,依照輻射防護基本理論,輻射並沒有「最低」安全劑量,任何不必要的輻射都有致癌、突變風險。日本輻射檢測團體副理事長青本一政提醒台灣民眾,如果盲目消費日本核災區食品,那麼也將是縱容釀成核災的人,因為這使得日本政府與核電業者可以不用負擔賠償責任,更使災民沒有選擇,被迫回到污染的災區。
青本一政更指出,台灣的非核政策遠優於日本,可為日本表率,希望台灣非核成功。而目前在台灣成為爭議的空污問題,青本一政認為是電廠管理問題,因為即便日本在311之後全面立即廢核,也不見空氣污染議題,顯然並不是廢核造成空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