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核二都有風險 皆應邁入歷史終結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核四核二都有風險 皆應邁入歷史終結

2018年04月04日
作者: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核二廠2號機27日才在爭議中剛啟動,不料隔天下午13時25分竟然就因故緊急停機,必須查明原因後才能重新啟動,重演上回大修後就出事的意外,而且這兩次事故都是發生在原能會審查核准、台電拍胸脯保證不會有問題之後,結果卻如此荒腔走板!

核電沒有所謂百分百的安全無虞,要說核電在機械運作、人為操作上沒有任何風險,已經是沒有人相信的神話,核電風險不分新舊,應讓台灣早日脫離核電威脅,但至今擁核派仍無法放手,要推動擁核公投,甚至誤導民眾以核四來換核二,實為一種事實錯亂的期待。

便宜行事重啟核二,責任誰負?

2016年5月16日,核二廠2號機大修後初次併聯,也是依法通過原能會的「安全審查」,卻在通過審查後只啟動約35分鐘就發生意外事件,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記者會再三質疑,反對核二在未追究責任、釐清安全問題前草率啟動,表示「若於再啟動後再次發生意外,甚至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損失,審查人員與主管應負何種責任?」言猶在耳,隨即就再度發生緊急停機。即便把反應爐自動緊急停機認定為一種保護機制,但如果真的發生更嚴重意外,導致反應爐無法停機,也不會有時間讓網民爭論要核二還是核四了。

核二廠2號機僅剩不到四年的期間就要除役,卻在最後運轉階段引發社會不安,從2016年至今停機600多天,並非是因為非核家園的訴求,而是因老舊設備發生意外、管理維護不當而不得不停機。前行政院長林全尚知道不可輕易重啟,賴清德院長上任卻急著便宜行事啟動核二,回頭擁抱傳統核煤能源,拖延能源改革前進的腳步,嚴重傷害民間社會對於非核政策的信任。如今再次在通過安全審查後緊急停機,試問要如何向大眾交代?賴院長應負起政治責任,嚴加追究台電與原能會事前審查作業的缺失與相關主管失職行為,並檢討核二2號機啟動的決策問題。

從社會大眾的角度來思考,當通過專家與管制單位號稱嚴密的「安全檢查」,卻仍無法保證安全,要怎麼相信核電體制的安全保證?我們必須嚴肅地提醒執政者,核二2號機是否該再次啟動,最優先該被考量的因素只能是安全與否。

核四無可期待,能源極需轉型

核電不該再是未來的能源選項,不論是已即將屆滿除役的核二,還是始終蓋不好的核四。事實上,核四絕非比較新或比較好的電廠,如果大家還記得,核四十多年來工程進度不斷延宕,預算不斷追加,最後一號機無法通過測試,引發軒然大波,光是從2007至2013年之間,官方紀錄上就有17件重大違規事件、46件一般違規事件,罰款高達2290萬元,發生三大嚴重公安事件:自行變更設計,未經正常審核程序、三次淹水事件,核電廠變泡水廠、測試期間發生全黑事故長達28小時等等,是風險與弊病更大的拼裝電廠。

更何況,核四2號機根本未蓋完,當年為了1號機的設備問題,將2號機可拆除的設備都拆到一號機安裝,根本離可以啟用還遠得很,是一個還要再追加數百億也不知道蓋不蓋得起來的錢坑,在現在這個階段忽略核四的黑歷史,是核電集團刻意誤導大眾、模糊焦點的騙局。

面對核電代價 翻轉能源未來。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面對核電代價 翻轉能源未來。圖片來源:全國廢核行動平台

不管在美、德、日、法等國家,核電佔比都正在衰退中,不論核電集團如何做最後的反撲,再生能源急速成長已是鐵一般的事實,未來更難以逆轉。

面對這兩三年的轉型過渡期,民間希望政府應該要貫徹非核減煤轉型的精神,政府如遇電力調度與管理上的挑戰,應該優先推動核電與燃煤發電之外的選項來面對問題,供給端的投資也應以光電、地熱與風能為解決方案,搭配將會越來越便宜的各類儲能與智慧電網,增加綠色乾淨能源的靈活調度能力。

尤其,在用電需求端更應強化,諸如尖峰時間削峰填谷與擴大需量反應、結合資通訊技術來協助不同用電部門提升能源效率,才能拋棄舊有集中式大型電廠的調度邏輯,這些該做而未作的重要工作,也才是未來能源轉型下,新形態電力調度系統真正需要的真正挑戰與關鍵能力。

※ 原刊於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