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種「梅峰石蜈蚣」 第二性徵成關鍵 | 生物多樣性專欄
生物簡介

發現新種「梅峰石蜈蚣」 第二性徵成關鍵

2018年06月27日
作者:趙瑞隆(高雄市立永安國民中學退休教師)

新種梅峰石蜈蚣的發現,源自2017年1月時,我在科博館一批多足動物的標本中,發現了新形態的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在其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具有一個極大的半球形突起,此特徵在過去石蜈蚣的文獻中從未被描述過,是世界的首次發現。此一特徵經科博館李坤瑄博士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拍照,我們確認了此物種無疑是新種石蜈蚣。

梅峰石蜈蚣的雄性第二性徵位於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的巨大隆起,隆起的頂部表面密布微小的腺孔(直徑0.8-1.0 μm)。圖片來源:趙瑞隆
梅峰石蜈蚣的雄性第二性徵位於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的巨大隆起,隆起的頂部表面密布微小的腺孔(直徑0.8-1.0 μm)。圖片來源:趙瑞隆

梅峰石蜈蚣的雄性第二性徵位於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的巨大隆起,隆起的頂部表面密布微小的腺孔(直徑0.8-1.0 μm)。圖片來源:趙瑞隆
梅峰石蜈蚣的雄性第二性徵位於第15對步肢的腿節腹側的巨大隆起,隆起的頂部表面密布微小的腺孔(直徑0.8-1.0 μm)。圖片來源:趙瑞隆

事實上,這批多足動物標本是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吳聲海教授於2002年,採自台灣大學位於山區的梅峰實驗農場,而後捐贈予科博館蒐藏。經過了15年,當我鑑定這批標本時,才發現新種,並以電子顯微鏡拍照確認,而後以採集地點加以命名為梅峰石蜈蚣(Lithobius(Monotarsobius)meifengensis sp. n.)。

石蜈蚣屬(Lithobius sp.)在動物系統分類上,歸類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唇足動物綱(Chilopoda)、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其形態特徵為:身體扁平短小,體長很少超過2公分,具有15對步肢;呼吸的氣門開口於身體的兩側;觸角為18~100節;頭部兩側的單眼數目,因物種而異,由0到30多個,且大小不等。石蜈蚣大多棲息於石頭下、腐葉堆中及盆栽下。

部分動物具有雄性第二性徵如:公獅的鬃毛、公雞的雞冠等,有些唇足動物也具有獨特的雄性第二性徵。過去有關石蜈蚣雄性第二性徵的描述,都是發生於第14或15對步肢的腿節或脛節的背側。這次正是透過新型態第二性徵的辨識,從而發現了新種石蜈蚣。

2017年7月23至26日,泰國國立朱拉隆功大學在喀比府(Krabi)主辦第17屆國際多足動物學大會。我在大會上發表了此一台灣新種石蜈蚣的海報。國際多足動物學會每三年開一次大會,這是我個人第4次參加大會,發表研究成果,會中也與世界各地多足動物領域研究的學者重逢並交流。

新種石蜈蚣--梅峰石蜈蚣的海報發表於第17屆國際多足動物學大會。圖片來源:趙瑞隆
新種梅峰石蜈蚣的海報發表於第17屆國際多足動物學大會。圖片來源:趙瑞隆

2017年9月,我與科博館李坤瑄博士以及中山大學張學文教授,將合撰的梅峰石蜈蚣新種文章[1]投稿到國際期刊ZooKeys,並於2018年3月8日正式刊出。

辨識新種後,我曾兩次前往梅峰農場尋找現生活體未果,推測當初標本採集時間距今已過15年,環境或許已有大幅度更迭。

直到今(2018)年4月3日,我在尋找其他石蜈蚣的過程中,意外在梅峰農場外的公路旁找到一隻梅峰石蜈蚣的活體。因標本只有1公分,在野外無法鑑定,於是我將牠帶回台南鑑定,並拍下影片。然而不久後,平時棲息在海拔2100公尺中部山區石頭下的個體,可能因無法適應平地高溫而死亡了。

2018年4月3日採自台14甲線公路旁的梅峰石蜈蚣,其第15對腳腿節腹側的隆起明顯。圖片來源:趙瑞隆
2018年4月3日採自台14甲線公路旁的梅峰石蜈蚣,其第15對腳腿節腹側的隆起明顯。圖片來源:趙瑞隆

未來,關於梅峰石蜈蚣的族群數量、與其他物種間的生態關係,仍需透過相當規模的研究調查,才能找到陸續找到答案。目前僅知,經過了16年,梅峰石蜈蚣仍未滅絕而心存希望。

※ 註: Chao J-L, Lee K-S, Chang H-S (2018) Lithobius (Monotarsobius) meifengi sp. n., a new species of centipede from high altitude forest in central Taiwan (Chilopoda, Lithobiomorpha,Lithobiidae). In: Stoev P, Edgecombe GD (Eds) Proceedings of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yriapodology, Krabi, Thailand. ZooKeys 741: 181-192.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